第14章 蟄伏(1 / 1)

章注:蛟龍出海,猛虎下山。蒼鷹長嘯,螻蟻蟄伏。

翌日清晨,王逸回到天醫閣,準備再加派人手找人,推開楊琳沅的房門,桌上多了一張紙條,他拿起一看,上麵赫然寫著:你我兩清!此時黃甲突然闖進來喊道:“師父我就知道你在這兒,我剛已經通知了各州的分閣,他們正在組織人手找人,相信要不了幾天,肯定給師娘找回來,你不要太擔心了!”

王逸此時麵無表情,隻是淡淡的說了句:“讓大家都各歸其事,先不必找了。”

“師父,不能不找呀!現在江湖可不太平。萬一師娘有個三長兩短……”

“我說不找了!”王逸幾乎咆哮的砸出這幾字。黃甲一看王逸好像生氣了,隨即答是出去了。

平北侯府。多名武將行色匆匆,議事廳中,劉淩高居主位,八名武將分坐兩旁,劉淩率先開口:“今日請大家前來,隻為敘舊,也算是遲到的賀宴,自從被先帝授勳後,本想宴請大家,但大行皇帝仍在喪期,隻得延後,於是現在才能請大家一敘,不多時,已經開席。“今日是家宴,諸位不要客氣,一醉方休!”劉淩舉杯說道

眾將紛紛舉杯應和:“恭賀平北侯爺!”眾人推杯換盞,漸漸的美酒已過三巡,部分將領也都聊起了軍旅往事。參將趙統說道:“想當年,侯爺與我們深入漠北,彈盡糧絕,若不是侯爺將自己坐騎殺而分之,那早就沒有今日的我等了。”

話畢,總兵孫雲接道:“雁門關之戰,若不是侯爺洞若觀火,挫敗了突厥人的詭計,那二十萬大軍可能就要十不存一了,侯爺真乃我大唐軍神!”說完,酒桌上皆讚歎不已,眾將都恭敬的舉杯敬劉淩,劉淩笑著接了大家的酒說道:“如今新帝剛立,四方勢力或有動蕩,而這對於突厥人和吐穀渾人來說更是天大的好消息,我受先帝皇恩已久,當竭盡全力輔佐新帝,在坐諸位都是鎮守邊疆的悍將,我劉淩,今日在此拜托大家,守好我大唐邊疆,護我中原神器。而我身為兵部尚書也會協調好兵械糧草,統籌戰局,照顧好各自的妻兒老小。讓大家的後勤補給放心,最後。願與諸位一道共保社稷平安!請滿飲此杯!”

眾將早已感激涕零,紛紛跪地舉杯,以明心跡!殊不知,一旁的某名下人卻很在意的聽了下來……

第二天早朝後,一份密奏被放在了甘露殿龍案之上,皇帝看著這份來自於平北侯府的密奏,不禁眉頭緊皺,隨後看完內容,憤怒的臉上更加了幾分不解,他將密奏扔進香爐,對著一旁的內侍說道:“召護龍衛龍首侯玉即刻覲見。”內侍退下後,他又提起朱筆寫了一道詔書……

這邊正在禁城巡視的侯玉突然接到皇帝急召,一刻沒敢耽誤徑直策馬入宮,不多時已經跪在了甘露殿外,門口的內侍恭敬的叫他進去,侯玉小心翼翼的入了大殿,又趕緊跪在地上請安,李承讓他起來後說道:“護龍衛,高祖皇帝所創,不論出現何種情況,都會誓死保衛皇室安危,直屬皇帝,到你這任龍首,已經是第五任了吧。”

下站的侯玉答道:“陛下所言均對,護龍衛從建立到現在已經有五百多人為國捐軀,但護龍衛在曆代聖君治理下,曆任龍首們把護龍衛已經訓練成為了一支真正的精銳之師!”

“嗯,不錯。你們辛苦了,告訴朕,護龍衛如今的情況如何?”

“是!”侯玉隨後緩緩開口:“護龍衛如今有在編人員三千一百零八十人,其中在京護龍衛兩千零一百零八人,其餘人等都分布在全國十三道九州。護龍衛人均最低境界四品,其中有三十六天罡衛為七品,七十二地煞衛為六品,二十二位統領為八品圓滿,而臣為破四境之黃級初期境界。”

李承聽了這些數據,眉頭那團愁雲總算是消了一些,隨後說道:“不愧是我李唐皇室的利器!侯龍首,讓一部分人去漠北邊疆吧,具體的旨意都在這封詔書中。”

說罷,吩咐內侍將詔書遞給侯玉,隨後留了句:“這是朕登基後第一次啟用護龍衛,希望你等不要讓朕失望,完成任務後,朕自有賞賜。”

侯玉跪地說道:“護龍衛不成功,便成仁!沒有人失敗逃回來,請陛下放心!”

聽到想聽的話後,李承留了句:“朕乏了,你退下吧。”

侯玉再次請安後,退了出去,李承看著桌上的地圖,突然眼神寒冷無比:“任何阻止朕皇威的人,都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