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4年六月朔,張角在巨鹿郡揭竿起義,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黃巾之亂就此爆發。
此時此刻的孫策和典韋生活在山林之中,孫策對典韋說道:“典兄,算算時間,我們該出去了,已經有一年多了。”自從收服了典韋,孫策就斷絕了繼續去收服張飛的念頭。
“主公,別稱呼韋典兄,韋受不起!”
“那你有表字嗎?稱呼你表字可否?”
“主公,韋從小家裏窮,沒有人給我起表字!”
“這樣啊,不如我為你起個表字可否?”
“請主公賜名。”
“你武力過人,能驅虎,不如就叫山君吧。”
“山君?好名字,謝主公賜字!”
“山君,我們該出去了,想必風聲已經過了!”
“是,主公!”
典韋回身安排好典氏,跟著孫策出發了,他們首先來到陳留縣,看見通緝自己二人的畫像已經撤換,換上了官府告示。
孫策上前看了看,告示上寫著:“黃巾者,賊也,天下群雄可自行招兵買馬擴大勢力,壓製黃巾,朝廷不下發一分錢,一分兵器,全部自己去尋找,平亂下來,論功行賞,望各位仁人誌士心係百姓,鎮壓作亂者!”
看來,機會來了,孫策想到就開始進行著招兵計劃了,他對典韋說道:“山君,你找個地方,招兵買馬!我們要建立自己的勢力”
“主公,我看那裏就不錯!很適合招兵。”典韋說著指了**離告示不遠處的一處空地。
“好,就那裏吧!”孫策隨著典韋指的方向看去。
“山君,招兵的事就交給你了,我先去找住的地方!”
“是,主公!韋定不負主公所托!”
翌日,孫策正在客棧中擦拭那柄天雷化龍戟,忽然,典韋匆匆忙忙的跑來。孫策忙問道:“山君,發生了什麼事啊?為何如此慌張?”
“主公,我按你所說,招兵買馬,可是沒有錢財做軍械啊,也沒有供你我騎乘的戰馬啊?卻是怎麼辦啊?”
孫策聽聞不由得微微皺了皺眉,說道:“好的戰馬,多數涼州,此乃兗州,如何能購得上好戰馬啊?”
正焦慮間,忽然一民兵進得屋來,單膝點地,嘴裏卻說:“報!主公,城中一豪紳願意將家中錢財捐獻給我們用來購買軍械,另外那豪紳有個朋友,是走販馬生意的,那豪紳看著主公招兵買馬,就想盡一份綿薄之力!”
典韋聞言,“此乃天佑主公啊!”
孫策和典韋出了客棧跟著那民兵走了出去,來到了那個豪紳的家裏,那豪紳已經在門口等著了。原來這豪紳以前也是窮苦百姓出身,他名叫何雙,早年父母被山賊殺害,無奈流落到陳留縣,他深知黃巾起義會給百姓帶來多少的傷害,於是,何雙看見孫策在招兵買馬,便訴說願將家產全部捐出,供孫策打造軍械,購買軍馬,以及一係列的用度開銷。
謝別豪紳何雙,便讓典韋帶著這些錢財找尋良匠打造兵器,盔甲。
孫策在典韋招齊了士卒,就開始了練兵,孫策前世在現代撿來看的那些書,將上麵的練兵之法搬到了這邊。
“唉....士卒始終是個大問題啊!”孫策不由得歎了口氣。
在一旁的典韋看見孫策歎氣,不由得上前詢問:“主公,如此雄壯的士兵,因何歎氣啊?”
“山君,你焉能不知?在雄壯的士兵沒上過戰場,不見血腥,又如何稱的上是精兵?”
“主公的意思是讓他們見見血?”
“沒錯,而且,山君,不說其他的,單說我倆上了戰場,初次見到這血腥場麵,也會大感不適的。戰場之上,屍橫遍野,斷肢殘臂比比皆是,我怕這些士卒上得戰場,卻回不來!如果不是黃巾起義,百姓為了能吃一口飽飯,他們又怎會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