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非淩益之子炸的朝堂諸人魂不附體。
許多不正經的人都不由自主的擔心起了城陽侯頭上的帽子顏色……
文帝也是呆滯,豎子,要扯謊也靠譜一點啊!
霍君華是什麼人?頂了天的沒腦子,但是基本操守和底線還是有的,還能幹出這種大事?
淩不疑沒有給大家反應過來的機會,又丟了一個大雷。
“不知陛下可記得孤城霍家有個叫霍無傷的血脈?”
文帝本來是踹了一下人又走回陛階上直接就席地坐下了的。(煩躁死了,隨便找個地方坐著。)
聽到霍氏,他霍然起身。
文帝不是個很有操守的人,能打天下做皇帝的,多少都點亮了無恥技能。
但是和大多數皇帝不一樣的是,文帝道德底線居然清奇的有點高。
比如他堅持承諾善待被形式逼迫娶了的宣皇後,也遵從禮法立了中宮所出的孩子為儲君。
即便代表宣皇後的母族不怎麼幹淨,也隱忍多年,固然有時局因素和政治考量,但是已經打完天下了,後族一抓一把辮子,想要收拾了還是很容易的,可是後族還是與越氏在朝中分庭抗禮。
不知有多少是顧忌臉麵,所以重諾,但是就是顧忌臉麵才顯得這個皇帝格外畫風清奇。
畢竟他以往行事來看,不要臉的時候多了去了。
真的很難看出文帝會抗住誘惑,沒有直接過河拆橋。
不過,不管怎麼樣,對於往昔情義深重又死了的義兄,文帝還是很有感情的。
畢竟……一個功高的武將,一個傑出的武將,死了,才能在皇帝心中成為白月光……
霍翀,與文帝有結義之誼,又死於孤城,下場不可謂令人歎惋。
如今,淩不疑舊事重提,文帝心中有個猜測……
“你的意思是……”
“我原名……”
“慢著!”一旁與淩不疑有宿怨的官員跳出來,不等淩不疑說出口,直接打斷。
“淩將軍莫不是要借口自己不是城陽侯之子好洗脫罪名?”
“你住嘴!”文帝蠻橫的喝住官員的指責。
文帝看著這個與淩益全無相似之處的孩子,他心中隱隱明悟。
隻是……隻是為何?
為何這時才告知他真實身份?
他又想起內侍來報的昨夜城陽侯府大亂,淩不疑持刀闖入……
孤城!淩益!
“子晟,你說!你說霍兄的血脈……霍兄的血脈……”他忍不住顫抖,既激動又擔心。
“當年,霍無傷與阿狸也就是其姑母霍君華之子……”
淩不疑將這些一一道來。
眾人都不禁側目。
如果淩不疑說的是真的,那麼淩益狠毒到背刺霍翀,還砍下霍翀頭顱,實在罪無可恕了。
畢竟,當初孤城可是被叛軍洗劫一空了。
勾結外敵,實為叛逆。
霍翀對淩益不可謂不恩情深重,而且與他結為姻親,淩益直接反水,很是刷新了有些堅持儒家思想的文人的底線。
文帝也是才知道這些內情,他猜測的到孤城一事的背後到底參雜了哪些勢力在其中,可是為了維護統治,他不能去明火執仗的為霍翀做些什麼。愧疚,還有懷念以及深重的兄弟感情,這些才是文帝對霍翀多年記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