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未來的路(1 / 2)

1989年老牟子用國內的大量輕工產品,在前蘇聯那換來了四架圖—154民航機,當之無愧的“時代英雄。”

大家都在磨刀霍霍的準備幹一番大事業,也是這一年“豐化”二字在一段時間內風靡全國,更是以三鮮伊麵獲得了本年度的華夏食品博覽會金獎。

同時也是在這一年,史育柱辭去了自己在家鄉的公務員工作,用東拚西湊來的4000多塊錢,下海創業去了。

百島市的一支股票也在今天發行了,天香洲光明街也有市民買下了人生中的第一支股票,這個時候是要當麵簽認股單的,不是動動手指就行的。

也許沒有人能夠肯定他們能夠成功,能夠靠著自己的努力和眼光拚搏到那些對普通人來說要奮鬥很多年的財富。

但是張有為能夠肯定。

臨近十點鍾,父母都已經早早睡下,大伯和爺爺睡在客房,張有位推開窗戶,看著外麵黑漆漆的夜晚,不知道也沒有人能夠猜到,十幾年後這裏會熱鬧非凡呢?

他們家的老小在2000年初,經過重新規劃,成了現代化的公寓房,均價飆升到2000多,所以更不要說省城了,反正變成了張有為那點工資買不起的樣子。沒辦法,最大家都以為房價會降下來,他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是沒想到一路就像開了火箭一樣,飛不回地球了。

張有為最熟悉的就是家鄉了

但是這座小縣城,在未來十幾年最大的發展,就是成為了旅遊勝地,甚至哪些地段有什麼規劃,他都一清二楚。就算是他想留在老家發展,這裏也沒有他生長的土壤,也許以後等退休了,可以回來開一家小旅館,和薑夏一起,再養一隻貓和一條狗。

但要是真有那麼一天,自己又會真的能夠隨心所欲嗎?

所以還是去大城市吧!

去見識見識這個時代,去尋找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所以去盛海沒錯。

夏日的晚風沒有白天的急躁,也沒有秋日的淒冷,張有為想到了薑夏,但是腦子裏又蹦出來了李景這個小丫頭。

實事求是的說,不管這輩子還是上輩子,張有為就是一個小市民,一個普通人,他最大的想法就是讓自己身邊的人過的好一點。

他也確實是在往那個方向努力,但是也無形中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偏離了原來的軌道,朝著一個未知的方向走去,

大伯是,於大山也是,李景更是。張有為為什麼心心念念著要去盛海,除了薑夏在那裏以外,他還想以盛海為起點,創下一份家業,不說大富大貴,但也要讓薑夏和以後才會有的孩子衣食無憂。

那種因為錢而讓一家人拮據的日子他不想再過了,每個月要計算房貸的日子他不要再回頭看了。

因為各種事情無法陪伴家人的日子他也不想再過了,平時緊盯著各種打折商品的日子他更不想再過了。他隻想賺錢,很多很多的錢,最好是三十歲就能退休。

他想到了很多創業的點子,但是都無法施行,主要就是沒有足夠的啟動資金,所以他才把目光瞄向了盛海的股市,希望淘到自己的第一桶金。

同時,張有為也對自己的本事也有一個明確的認識,你要讓他一點一點的去積累,然後厚積薄發,這是不可能的,雖然他上輩子是個老師,但是骨子裏卻是一個冒險者,喜歡那種低投資,高收益的人。所以上輩子看見別人炒股賺錢了,他也拿著自己攢的錢,一腦子紮進股市,因為有一個同校的大哥和他說,現在正是好抄底的時候,但沒想到一跌再跌,直接破了底線,最後那大哥聽說畢業證都沒要,直接跑路了。

後來他才知道,1993他前腳進股市,後腳股災就來了,他還記得那個悲傷的數字,上證指數直接跌到了325點,前前後後曆時18個月。後麵連吃了兩個月泡麵才緩過來,當時正逢畢業。

雖然結婚後麵也前前後後在股市裏來了一些小投資,但每次都避開了風口,但這次他要做站在風口的那隻豬。

雷布斯說過: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

沒道理他這隻豬飛不起來吧?

至於李景,張有為不想再去想了,至於她以後會不會來盛海,這個又有誰能知道呢?

要1999年大學才會擴招去了,現在要想考上一個大學,還是一個比較好的大學是相當考驗考生能力的。

他隻希望自己能夠早一點見到薑夏,然後早一點能夠把自己那調皮的孩子給“造”出來,就是不知道還會不會是同一個人。

想到這裏,張有為有些心煩意亂,衣服也沒換就躺在了床上,這一晚注定失眠,因為他想了很多事情。

6月29號,天氣陰轉多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