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的二叔,就是負責南京防務的總兵鄭鴻逵。
原來,這鄭氏全家,是一個家族拚湊起來的。鄭芝龍和鄭鴻逵雖然是兄弟,但卻不是同一個爹生的,不唯是這哥倆,他們還有兩個弟弟,鄭芝虎、鄭芝豹,外加一個鄭彩,也都不是一家人。但大家沾親帶故都姓鄭,就砂鍋搗蒜一勺燴了。
鄭家兄弟雖然招安時間不長,官職卑微,卻都有雄心壯誌。此番鄭鴻逵帶了鄭成功奔赴南京,就是想趁大明傾覆這難得的好機會,趕緊找個宗室立為皇帝,以後就好混了。不曾想立了個福王,卻是不爭氣,而鄭鴻逵又沒有守住長江,隻好率兵將一路回逃。如今鄭家兄弟見麵,當即商議起來。
鄭芝龍說:目前國際形勢是這樣子的,福王已經被清兵逮走了,亂世無主啊。恰好唐王在這裏,我琢磨著,咱們幹脆扶唐王登基吧,日後加官爵,這些美事少不了。
鄭鴻逵道:如果有人不同意呢?
鄭芝龍道:誰敢不同意,一刀宰了。
於是鄭家兄弟就殺氣騰騰地去找巡撫張肯堂:我們部隊裏的戰士們一致要求唐王監國,這是我們全體指戰員的心聲,張大人你沒別的意見吧?
張肯堂說:……你們先把刀子收起來好不好?我又沒說不答應,幹嘛這麼劍拔弩張的?
張大人答應就好。鄭芝龍收起刀,立即開始安排登基事宜。
於是唐王登基,大喜,立即升任鄭芝龍為平國公,鄭鴻逵為定國公,一應國事,全部交給這哥倆兒處理。福建巡撫張肯堂也搭上了這趟加官晉爵的順風車,因為擁立之功,官升大學士。
這時候曾妃不遠千裏,趕來找老公。
這曾妃生得極是美貌,人又聰明機警,昔日唐王被囚於高牆之內,隻有曾妃不離不棄,始終陪伴在唐王的身邊,兩人攜手度過了苦難歲月,如今能夠夫妻相逢,唐王喜極而泣。
於是曾妃就命人在朝堂上設置了一道屏風,皇帝老公上朝的時候,她就坐在屏風後麵,垂屏聽政。大學士張肯堂發現這事之後,就上奏章,雲:女人家頭發長見識短,咱們爺們兒的事,就別讓娘們兒跟著摻和了,好不好?
唐王急忙把這份奏章給曾妃送去,曾妃大怒,於是張肯堂出局。
沒了張肯堂,大家繼續上朝議事。議事的時候,鄭鴻逵光著兩隻大腳丫子,手拿大蒲扇,坐在唐王對麵,一邊扇扇子,一邊商量光複大明。這時候一個叫何楷的突然上前說:鄭大人,你現在是定國公,不再是海盜了,天子麵前光兩隻腳丫子扇扇子,你自己說這合適嗎?
丟你老母……鄭鴻逵火冒三丈:大家正在說光複大明的正事,你偏偏扯這個,眼裏也太沒有大局了。
退朝。
何楷一出宮,迎麵就遇到一群海盜,不由分說上前按倒,割去了他的一隻耳朵,拿去市場上賣掉了。
何楷被活活氣死。
聽說這事之後,唐王嚴肅地道:擇日祭天,西郊誓師,朕要光複中原,灑掃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