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王佐之才洪承疇(1 / 1)

終於看到了,李成棟,張天祿這些人,此前都在史可法的帳下吃飯。可是他們跟著史可法幹,卻沒有任何能力恢複大明,等落到了洪承疇的手中,就立即煥發了青春,朝氣蓬勃地幫助清廷擺平了江南。

緣何?

這就是能臣、儒臣和王佐之臣的區別。

能臣最喜歡幹的事兒,就是逆勢而上,激流狂湧,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裏,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幹成了是自己運氣好;幹不成,那就是人生豪邁,不過是從頭再來。

儒臣最擅長的工作是消弭邪戾之氣,化兵戈為幹帛。講究的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任什麼樣的凶神惡煞在手中,也能將你感化成五講四美的新新人類。

相比於能臣的扭勁、儒臣的費勁,王佐之臣最是省勁。

因為王佐之才講究個啥活也不幹。

不幹活,就讓自己居於社會博弈的獲利點上,隨風飄蕩,任意東西。你流寇愛殺人,那就殺好了;你書生要救國,那就救好了。我呢,隻管在流寇殺人中獲利,在書生救國中博名。

這個又叫師法自然,清靜無為。

無為,不是不做事,而是不要違背規律做事。

能臣何騰蛟用流寇,是苦心教育、懷柔手段,希望將這些殺人狂魔改造為正義戰士。這麼個搞法,是趕鴨子上架,典型的違背客觀規律,必然是要失敗的。

儒臣史可法知道,流寇就是流寇,就是要殺人放火、搶劫奸淫,以偉大的人格將他們感化成順民還是可以的,再進一步,那就不容易了。

洪承疇用流寇,你愛殺人,那就去殺好了;愛放火放火,愛奸淫女人,都由著你。但不管你幹什麼,最終得利的,必然是我。

悟道了,這個洪承疇,絕對是已經悟道了。比之於讀書寡益、學道不成的昆山進士黃淳耀,比之於用周易計算出自己的死期的黃道周,不知要高出了多少倍。可憐江南若許的書生才子,栽在這家夥的手中,淪為了徒然無益的犧牲品。

悟道之人,講究一個清風明月、笑傲煙霞嘛,他洪承疇既然已經悟道,幹嗎還要摻和人世間這些汙濁事?

無它,唯手癢耳。

老洪所學,為屠龍之術,這手藝很難找到用武之地的。幸好大明淪亡,讓老洪稱心如意地宰割了一下這條大龍,滋味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