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部在西南陷入了四麵楚歌之中。
是真正的四麵楚歌,一共有四個要命的對手,死纏著他打個不停。
吳三桂、尚可喜、耿繼茂,再加上孫可望。
這其中,尤以孫可望幹掉他的欲望最為強烈,不斷地布埋伏,設圈套,追得李定國瘋了一樣地在西南到處亂跑。
不跑不行啊,那幫家夥可是真打。
要怎麼樣,才能幹掉李定國呢?
這個問題死死地纏住孫可望,讓他茶不思,飯不想,一心一意地琢磨這個問題。先是派使者過去,叫李定國過來開常委會。使者倒是去了,可李定國又不傻,托說工作太忙,抽不開身,讓孫可望無計可施。
忽然之間,孫可望發現了躲躲閃閃的永曆帝,頓時腦子中靈光一現。
有了,就用這一招請君入甕。
於是孫可望帶領大軍丟下永曆帝,暗中吩咐白文選埋伏在路上,等李定國來的時候,突然殺出,到時候……哈哈哈,李定國這廝,死定了。
李定國果然急匆匆地跑來搶永曆帝,恰好落在孫可望的算計之中。可是關鍵時候,白文選突然衝上去擁抱住李定國:親人呐,終於又見到你了……
白文選投奔李定國,永曆帝恢複了皇朝製度。永曆帝大喜,就派了白文選去慰問孫可望——明擺著,永曆帝恨死這個小白了,他是故意讓孫可望宰了白文選。
白文選無奈,隻好上路,到了孫可望處,就被孫可望關了起來。
雖然逮住了白文選,可是孫可望也有難處,他老婆孩子此時都在安隆,正團結在永曆帝的周圍,所以孫可望一時不敢發難。正踟躕之際,忽然聽到門外雞飛狗跳,原來是永曆帝派了人,把他老婆孩子給送來了。
永曆帝的意思是:你可以動手了吧?
孫可望大喜,立即調兵遣將,可是調誰呢?正在舉棋不定,忽然門外進來一個人,名叫馬進忠。
馬進忠,大明末年傑出的流寇領導人,與李自成、張獻忠齊名,江湖上人稱“混十萬”。慣使兩條長腿,疾走如飛,雖官兵百萬,也追他不上。這老馬起初跟了左良玉,參加了南京惡意討薪戰役,後來流落江湖。待孫可望出川,他又莫名其妙地成為了孫可望的部下。
混十萬進來,建議道:陛下,快動手吧!打掉永曆偽政權,將士們都已經等不及了。
孫可望大喜,曰:愛卿可願為前驅?
混十萬搖頭:陛下,我是有名的跑路將軍,前驅這個事……咦,那白文選能打能鬧,這不是現成的人選嗎?
孫可望搖頭:愛卿有所不知,這小白……政治立場有點不穩,怕是靠不住啊!
混十萬笑道:陛下差矣。想這小白,是和陛下一起光屁股長大的,平時鬧點小情緒在所難免,可臨到事頭,豈有一個幫助外人之理?
孫可望大喜:愛卿此言有理,命人把白文選從牢房裏拖出,以其為大將,為朕當先破敵。
公元1657年9月,三岔河戰役爆發。
是役也,孫可望部投入了十五萬人,李定國部投入了十二萬人,雙方繞著雲南曲靖城走來走去,到處尋找對方。走到三岔河,隔河相遇。
孫可望大喜,曰:傳令三軍將士,與朕一起高呼標語口號,幹掉分裂主義分子李定國。
這標語口號就是:
李定國,個子矬。
哭鼻子,沒老婆。
搞分裂,又禍國。
捉住他,把皮剝。
孫可望大聲地喊了一遍,就聽將士們發一聲喊,在白文選的帶領下,向他猛衝了過來。孫可望呆了一呆,笑道:受蒙蔽的不明真相群眾,還真不少啊!
掉頭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