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吳三桂把全國這隻盤子全掀起來的時候,戰爭已經接近了尾聲。
當康熙坐在這口鼎沸的油鍋上的時候,鍋灶下的薪柴已經燒盡。
啥意思呢?
這個事……還讓大清的豫親王多鐸來告訴你吧。
話說多鐸未翹辮子之時,率剿匪小分隊進入南京,消滅了南明弘光偽政權,繳獲了大批的戰利品。等到清點這些戰利品的時候,多鐸哭了。
他哭什麼呢?
多鐸發現,在他的戰利品中,有一樁可怕的物事,此物事稱之為“黃冊”,計有170萬本之多,總重量超過4,000,000公斤。當時多鐸如臨大敵,繞著這座小山轉了兩個圈子,伸手把剛剛投降的南明戶部尚書錢謙益叫過來:老錢,這是啥玩意兒啊?
這個……錢謙益上前翻了一下,報告道:這個是大明戶部統計局的統計報表。
統計報表?當時多鐸愣住了:你們明朝……就有統計局了嗎?
有。錢謙益肯定地告訴多鐸:明朝的人口統計製度,還是由太祖製訂的,很嚴厲的,老百姓敢虛報瞞報,一律充軍。
多鐸點頭:嗯,統計局的同誌們很負責任嘛,現在你們的人口統計到了哪一年了?
等我看一看……錢謙益捧起一本黃冊,看了看:崇禎二十四年。
不錯,已經統計到了崇禎二十四……多鐸突然醒悟:哪一年?
錢謙益滿臉苦瓜相,看著多鐸,不吭聲。
多鐸道:老錢,你丫一個破大明,今年就已經散板完蛋了,這才不過是崇禎十七年。可你們統計局的真狠,居然連後七年的數據都已經統計出來了……
錢謙益哭了:老多,統計局的工作……雖說撒謊冒泡、瞎話連篇,但還是要正麵肯定的嘛,至少前些年的數據統計,還是靠譜的……
那麼大明統計局同誌們的工作,到底有多靠譜呢?
有一本書,叫《1368-1953年中國人口研究》,乃何炳棣教授所著。該教授推翻了史學上的“中國人口直到清朝才過億”的說法,依據明朝的統計數據得出結論,早在明朝,人口峰值就已經接近了二億。
這個意思是說,當李自成崛起草莽,流寇四方的時候,那時候大明人口差不多有兩個億。
那麼,等到吳三桂繼承李自成的遺誌,再接再厲地開鬧之時,中國的人口還有多少呢?
這個不清楚。
但是有一個數字卻是能夠說明問題。當三藩戰亂平息,中國經濟進入高增長的時候,增長到了康熙三十九年,人口終於恢複到了1.5個億。
照這麼推算的話,當吳三桂開鬧的時候,中國的人口數目,差不多也就是一個億。
也就是說,中國起碼有一半的人,被李自成和張獻忠給砍了。
大災大亂,人口減半。
人口減半,這就意味著中國當時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已經全部“就業”了,整個社會呈現的是地廣人稀,人民群眾急於安居樂業的欣欣向榮景象。
吳三桂偏要挑這時候鬧事,這豈不是找抽?
而康熙之所以要幹掉吳三桂,就是因為他知道這時候的人心所向。倘若吳三桂再年輕上一二十歲的話,憑他的威望與實力,也未必不能夠鹹魚翻身,放翻康熙。奈何吳三桂年輕時候就沒琢磨過這事,現在被刀子架到脖子上,狗急跳牆,拚死一搏,最多不過是把康熙扔到了沸騰的油鍋裏。
現在,康熙的任務是:他必須要在吳三桂的死命一搏之前頂住,別被炸熟。
隻要他頂住,頂到吳三桂蒙主寵召、駕鶴西遊的時候,他就贏了。
頂住啊,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