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戰爭就是交易(1 / 1)

現在說起康熙的遠征俄羅斯,是一件丟人現眼的事情,委實不堪提起。

如何一個丟人現眼法呢?

要知道,這場戰役,是康熙抽調了中國北疆的全部兵力,去打俄羅斯的幾個流浪漢。隻要提一提有關這場戰事的實力對比,我們就能夠清清楚楚。

此役,清軍方麵,不計後援與輜重部隊,單以投入的戰鬥兵員來算,總計是一萬八千人。

俄羅斯方麵的兵員人數為826名流浪漢。

再看看武器方麵。

清軍方麵,單隻是野戰炮就投入了150門,攻城炮40門。

俄羅斯方麵,毛瑟槍654支,另有短槍18支。

從人數比例上來看,清廷這邊是二十多人暴打一個流浪漢;從武器裝備上來看,清廷這邊幾乎是以一門炮對一支毛瑟槍。這場仗如果想要不贏,那絕非是普通人能夠辦到的。

所以有關清軍遠征雅克薩,因為懸念的缺乏,而變得乏味已極。

事實上,這場戰事,不過是一次軍事外交而已。

而且這一軍事外交,是以康熙做出令人難以想象的巨大讓步而達成的。

在中俄談判過程中,清廷這邊毫無原則地放棄了以尼布楚為中俄邊界線的事實邊界,卻自甘退讓到額爾古納河。犧牲了如此之多的土地麵積,讓沙皇派出的談判大臣,差一點因為過度亢奮,閉過氣去。

沙皇因為占了天大的便宜,憑白得到了24萬平方公裏的土地,興奮過度,而康熙這邊,卻也是一筆大為劃算的買賣。

這筆買賣劃算在什麼地方?

噶爾丹!

在這廝手裏足足有三百餘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你說孰輕孰重?

所有的戰爭,無論如何一個打法,究其實質,都隻不過是一場交易。

史學家和所有的愛國人士,在這件事情上給了康熙以無限的支持。因為當中俄雙方的條約簽訂之後,與噶爾丹私交甚篤的俄國西伯利亞總督戈洛文立即被調離,俄國邊界上的卡哨上,均接到了禁止向噶爾丹輸出軍火的命令。

噶爾丹已經被置於極度危險的境地。

偏偏在這麼個節骨眼上,負責管理北京佛事的伊拉古克三世活佛,來找噶爾丹,向他傳達五世“達賴喇嘛”之聖諭,命他立即起兵,強迫康熙交出土謝圖汗和哲布尊丹巴活佛。

在這麼個節骨眼上,哪怕是噶爾丹稍微有一點點的心眼,他也會聽出這個“聖諭”明顯不對頭。

噶爾丹也確實是不缺心眼。

他隻是心眼不夠用而已。

這就注定了他最終的宿命。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