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因血糖值波動而不穩定的精神通過減糖可以穩定下來(1 / 1)

3 因血糖值波動而不穩定的精神通過減糖可以穩定下來

原本通過激素的作用,血糖值可以控製在一定範圍內。

飯後胰島素會使升高的血糖降低;空腹時血糖值下降,通過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皮質醇、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等激素的作用,血糖值可以保持在適當的水平。

但是,如果每次吃飯都攝取大量糖質的話,飯後血糖值就會急劇上升。

在這種情況下,大量分泌的胰島素雖然可以降低血糖值,但是接下來為了提高過低的血糖值,人體又會分泌腎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等。這樣一來,身體會處於應接不暇的狀態。

這一係列反應的結果,就是引發血糖值尖峰(第28頁)。

◆ 通過減糖調節自主神經

因為自主神經也參與激素的分泌,所以不斷分泌相反作用的激素也會導致自主神經紊亂。

原本在自主神經中,讓身體活躍的交感神經在白天占主導地位,而到了晚上,讓身體放鬆的副交感神經占主導地位,如此這般遊刃有餘地切換是最為理想的。

但是,如果發生血糖值尖峰的話,交感神經就會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這是導致焦躁不安的原因。

踐行減糖的飲食生活,飯後就不會引起血糖值的劇烈波動,也就不會引起血糖值尖峰。交感神經也不會為了讓血糖值保持在正常範圍內而分泌腎上腺素,精神自然能保持安定。

血糖值的劇烈波動和激素的作用

當血糖值下降時,交感神經會分泌一些能提高血糖水平的激素(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等)。盡管血糖值因此上升了,但隨之會出現煩躁不安等低血糖症狀。這是身體的一種警告反應,提醒你可以吃一些提高血糖值的食物了。

Dr.牧田的小貼士

自主神經紊亂後,不僅會有煩躁和不安等精神方麵的影響,還會頭痛、頭暈,以及出現胃酸過多→胃炎、腸蠕動異常→便秘或腹瀉等身體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