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海底撈科目三舞蹈特別特別火。
在火的同時呢,又出現了一堆罵的,說覺得吵鬧覺得低俗覺得low。吵鬧,就對了。爭議,就對了。
海底撈看著你們吵吵鬧鬧,開心得不行,吵鬧越多越好,爭議越大越好,一切都是海底撈計劃的一部分。
不管你喜不喜歡科目三,海底撈都必須幹,這次罵得好,下次玩兒更騷。因為海底撈目前的定位就是賽博夜店平替。
之前是生日歌,現在是科目三,海底撈必須要整活,要一直不斷的整活,怎麼熱鬧怎麼刺激怎麼來,不然真就整不活兒了。
一個沒有話題度的飯店,可以靠味道活下去。
一個不熱鬧沒有話題度的夜店,還做啥啊,除了房東沒人笑得出來。但我們都知道沒法討論海底撈的味道和價格,那不就是隻能看整活了?很多人總是用飯店的標準來理解海底撈,那說明去的還是少了,你去海底撈那是吃預製菜的嗎?總不會你真覺得海底撈的食物有啥特色吧?那說明特色的標準出了問題。
海底撈去多了,你就會意識到你是去賽博夜店找氛圍感的。
所以你要真覺得海底撈是火鍋店,那太貴了。但你如果你把他們理解為是夜店平替,火鍋蹦迪,那太有性價比了。
再說一遍,海底撈是披著飯店皮的賽博夜店,提供的是各種情緒價值和熱鬧甚至心理治療,他明明可以直接收錢,但還是給你送了點吃的東西。
很久之前我寫過一年要去海底撈過十幾次生日,就是要情緒價值的。類似定位的火鍋也有的,慫火鍋就是如此。
真要吃火鍋的話,你拍拍自己的良心,按照海底撈的價格,你在別的主打味道的店裏可以多吃多少?
我都不敢想象我拿吃海底撈的錢去隔壁社區老火鍋炫,能吃得我多麼陽光開朗。
但我為什麼還是去海底撈了?為什麼去掏這麼高的溢價吃這麼普通的味道?因為圖的就不是味道和實惠啊,而是服務和氛圍啊。
你真要圖海底撈的味道和實惠,就算你有學生卡你都不該去門店,因為你不能指望門店提供不存在的東西。
你應該直接買他們供應鏈推出的底料,一樣的味道,更便宜的價格,然後隨便鍋圈食彙或者附近超市外賣定一堆火鍋物料,吃的你開心得嘎嘎叫。
但,為什麼,明擺著味道普通溢價不低,大家還是去了海底撈?
為什麼每一個綜合體都把海底撈當父親?
為什麼很多晚上10點關門的綜合體,海底撈可以單獨開一部電梯開到淩晨5點?
因為人家就是賽博夜店啊。
另外說真的,很多時候我們吃火鍋,最重要的也不是那口鍋啊。
是那個氛圍,是坐下之後什麼都不用管的服務,是身邊和你一起吃火鍋的人。
這個時候,海底撈想要在味道本身不出彩的情況下,把菜品賣出足夠高的溢價,那經營策略就不能是對標飯店,而是對標夜店黑桃A。
別覺得海底撈奇葩,人家的策略是深刻的洞察,充分理解了怎麼讓你爆金幣。
想想看,為什麼你平時在菜市場幾塊錢都要跟人還價,但你在迪士尼給從來沒去過的親戚朋友同學買紀念品從來不眨眼?
為什麼你會為幾塊錢運費和賣家大戰三十回合,但遇到喜歡的限量商品恨不得加價從黃牛那裏獲得?
為什麼你會為了外賣5元好評返現出賣靈魂送上違心評價,但送你最好的朋友出遠門前的那頓飯你恨不得把花唄都借出來花。
差異是什麼?是人真的會為情緒愛好和氛圍付費的呀。情緒和氛圍的價值就是可以給蔬菜弄出溢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