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並非桃色(6)(1 / 1)

於是就有了李玉山帶著班子成員去傳媒大學招人的舉動,當時魏忠義也去了,雖然他心裏很不舒服,但是公開招聘這件事是經市裏麵同意的,而且局黨委班子會也正式通過了,他本人雖然心裏不舒服,但也沒有辦法。

這次招聘除了夏雪外,還有兩個畢業生被錄取。他們三人先實行聘用製,試用期一年,一年後視工作情況決定是否簽訂長期錄用合同,列為市財政開支。原本按照李玉山的意思,是要錄用五個人的,因為局裏麵十分缺一線記者,但是魏忠義由於有了上次侄女被拒的經曆,就對這次招聘工作十分抵觸,極為不配合。李玉山相中的兩個人,魏忠義都提出各種反對意見給否定了。夏雪在這幾個人之中無論模樣長相,還是工作能力都是最出色的,魏忠義實在是找不出反對的理由,便隻好點頭表示同意。就這樣,才有了夏雪被招進廣電局這樣的經曆。

別看在中央和省市級電視台做記者是一個很風光的職業,到哪兒都會被視為上賓。但在項山市卻有所不同,在這裏從事新聞工作根本就不受人們重視,尤其是做記者行業的,收入不高不說,每天還要扛著攝像機跑東跑西的。夏雪所在的新聞中心由於人員少,工作量大,加班加點幾乎成了家常便飯。但凡有點資曆和背景的人,都是不屑於做記者的,所以這崗位一般都留給新來的同誌,說法也好聽,美其名曰是讓年輕人接受一線鍛煉。

夏雪到新聞中心之後,每天都要接受大量的采訪任務。以前她以為記者是一個很風光的職業,可真正幹起來才覺察到這份工作的不容易。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酷暑嚴寒,隻要一有采訪任務她就必須深入第一線,獲取第一手詳細資料。如果在市區還好些,有時候還要去偏遠農村,連乘坐交通工具都是一個問題。整個新聞中心就兩台采訪車,平時根本就不夠用,遇到沒有車的時候,夏雪就隻能搭車下鄉,其中的艱苦非三言兩語所能述盡。

其實夏雪對工作的艱苦倒是沒有感覺多不適應,她從小就在農村長大,吃苦慣了的。倒是單位那複雜的人際關係讓她感覺很是頭疼,夏雪是一個比較率真的人,她一向真誠待人,不善於搞些小動作和小圈子,說話向來直來直去,從不背後講人的不是。但這些原本是優點的性格,到了這裏就變成了缺點,廣電局裏需要的是左右逢迎、圓滑處世,夏雪在這裏很是吃不開。

再說宋子陽,自從夏雪調到新聞中心之後,他就開始打夏雪的主意,他知道討女孩子的歡心一定要采取實際行動,就向主管領導趙曉紅申請,主動要求與夏雪一起下去采訪。新聞中心一般派記者的時候都是派一男一女兩個人,男記者負責攝像,女記者負責采訪和文字綜合。趙曉紅考慮到宋子陽比夏雪大幾歲,參加工作早,工作經驗比較豐富,正好可以帶帶夏雪,就答應了他的請求。宋子陽為達到目的歡心不已,表麵上卻不露聲色,他是一個心計頗深的人,知道隻要每天和夏雪在一起,就有機會向她表露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