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為天下後
段永平曾經對自己的投資理念進行總結,那就是:敢為人後。與很多投資者爭搶著率先進入市場,成為第一個或者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不同,段永平在市場定位上甘心做一個跟隨者。即便一個市場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他也不會輕易進入,而是等到這個市場變得更加成熟,才會選擇合適的時機投資。
很多人表示不理解,畢竟先行者往往具備先入優勢,甚至可以憑借技術、人脈構建起投資壁壘,阻止後入者。2007年,段永平上了一檔名叫《波士堂》的脫口秀節目。節目快結束時,現場嘉賓突然向段永平“發難”,質疑段永平缺乏前瞻性,缺乏一個優秀企業家應該有的魄力和戰略規劃能力。在他們看來,段永平的能力是經受市場檢驗了的,無論是小霸王還是步步高,都表明段永平擁有出色的經營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這樣的人原本應該將步步高進一步做大做強,加大資金投入搞好技術,然後爭取將步步高做成上市公司,努力成為中國版的“蘋果公司”。可是段永平卻甘願原地踏步,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過日子,絲毫沒有去國際市場爭雄的決心。
針對他人的質疑,段永平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首先,上市不上市沒太大的價值。他非常不屑地做出回應:“上市募集那點資金,我打幾個電話就解決了。”他一直認為上市
應該尋找一個好的時機,而且要解決生產關係的問題,如果上市融資後獲得了大量資金,卻沒有好的投資項目,也不知道如何為社會做更大的貢獻,那麼可能會造成資源資金的浪費,甚至可能會急於投資而做出錯誤的決策。
其次,雖然中國有很多科技公司正在追趕上西方科技公司的腳步,甚至成功進入創新第一梯隊,但很多公司還不具備創新優勢和競爭優勢,這種情況下,就可以采取後發製人的策略,借鑒他人的經驗。段永平雖然很看重創新,但創新並不意味著要一切爭取做到第一,並不意味著搶在別人前麵搞顛覆性的研發,走創新發展的道路,還是應該堅持一步一個腳印。
段永平曾經以圍棋做比喻:“在世界上,步步高充其量隻是個業餘三四段的水平,連職業初段的水平也達不到,而通用、IBM等公司是什麼?是專業九段!步步高與它們差遠了,我才不和它們下棋呢,還不得輸得一塌糊塗!讓我先練好內功,成為職業棋手以後再說。”
對企業來說,生存才是第一要務,隻有先解決生存問題,才有機會發展,去積累技術進行創新,去想辦法超越前人。那麼,如何才能更好地生存呢?最簡單的道理就是堅持做以消費者為導向的企業,發現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所有的技術必須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前提,沒有必要刻意
追求創新,沒有必要刻意尋求技術上的差異化。目前中國公司具備創新優勢的不多,華為的創新能力在國內首屈一指,但是它也多次表示要走“以市場為導向”的發展之路,而不是盲目追求技術創新。還有就是蘋果公司,這家公司的技術創新也沒有外界想象的那麼出色,蘋果的很多技術是建立在其他公司的研發基礎上的,蘋果公司越來越傾向於成為一家以消費者為導向的公司。
利用技術創新進行突破對於企業的確有幫助,但段永平並不急於冒險,他采用的是比較謹慎的經營策略。那就是讓先行者探路,找出最合適的技術和發展模式,了解該市場的基本規律,積累豐富的投資經驗,他才會利用這些技術和經驗進入市場,努力做到後來者居上。
他曾經專門對步步高的銷售人員進行指導:“我覺得敢為天下後對較小的企業尤為重要,我們實力本來就不強,很難跟世界級的大公司相比,因此,我先看人家國外大企業做什麼產品,而且要看它什麼產品好賣,然後我再做什麼,這樣成功的概率要大得多。其實,先與後是相對的、暫時的。進入市場有先後之分,這隻是競爭的開始,後來者確有不利之處,但超越前人本身就是巨大的動力和目標,而且在後麵更容易看清對手和市場,更容易看到自己的差距,也更容易少走彎路,隻要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