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好詞!但意境有些灰敗,不知大人為何事煩惱?”李普毫不吝嗇地讚歎道。要說他對曹操的行為做法都很不滿,但偏偏對他的詩詞卻很是喜愛,尤其這篇《短歌行》,是他所有的詞當中最為偏愛的一首。同時也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
詩中抒發渴望招納賢才、建功立業的宏圖大願。用四言體寫來,內容深厚,莊重典雅,感情充沛。詩的開頭情緒稍嫌低沉,但整首詩的基調還是昂揚奮發的,總的說來,這首詩像曹操的其他政治性很強的詩作一樣,主要是他渴求實現政治理想的一種曲折反映。然而這種政治性的東西完全熔鑄在抒情藝術當中,以情理景完美統一的方式表現出來了。
“嗬嗬,一時有感而發罷了!”看著身旁的新進手下,曹操關心地問道:“水軍訓練得如何了?”
“大人請放心,經過數月來的辛苦訓練,水軍已經初見成效了。即使現在出兵也不是什麼難事!”李普拍著胸口保證道。
“不好了!大人,敵軍來襲!”一個小兵慌慌張張地跑來稟報。
“什麼?!有多少人?”曹操一驚,迅速冷靜下來問道。
“有好多的人,江上都布滿了戰船!”
“走!”曹操快速朝著戰場走去。
李普這個水軍都督自然是緊隨其後。看著寬廣的江麵上那密密麻麻的大小戰船,李普這個現代人都被鎮住了,這也太誇張了吧!這麼多人擁擠在一塊,不怕悶死嗎?
如果說李普的神情是好奇和驚訝的話,那麼曹操及眾人的反應卻是震驚和害怕了。
有些興奮的李普見眾人都沒了反應,隻是誇張地張大嘴巴呆呆地看著江麵,立馬發揮自己的本職(水軍都督),出言道:“大人,時間緊迫,趕快下令調兵吧!”
“對!對!”不愧是奸雄曹操,震驚過後,馬上變恢複過來,從容地下令:“於禁、毛忦為水軍中軍,領黃旗;張頜為前軍,領紅旗;李典為後軍,領皂旗;文聘為左軍,領青旗;呂通為右軍,領白旗。馬步前軍紅旗者徐晃,馬步後軍皂旗者曹洪,馬步左軍青旗者樂進,馬步右軍白旗者夏侯淵。水陸都督應使為曹仁,護衛監戰使張遼,其餘各將各依隊伍。”
接著令水軍士兵擂鼓三通,各大戰船並列江麵,從三門分兵而出。突然大風刮起,引起船隻的動蕩不定。
曹操心裏焦急,但卻無可奈何。
“大人,在下有一計可解決眼前的困難!”一旁默聲不語的李普在關鍵時刻開口了。
“哦?什麼計策?”曹操立馬驚喜地問道。
“如今風大,而我們的士兵又不善習水,為了避免掉落江裏,應將船隻靠攏,在上麵鋪上木板,讓善陸戰的士兵們能夠如履平地,方便他們的發揮!”
曹操聞言,眼睛一亮,拍手稱好!急忙讓人按照薩朝的意思去做。
見事情已經就緒,李普也沒什麼其他事可做,隻好當個曆史的見證者了。見證這場曆史上有名的大戰——赤壁之戰!
曆史果然沒有騙人,應該說李普的出現影響了曆史的發展,但最後也是他讓曆史成功地回歸原處,雖然有些改變,但影響不大!
諸葛亮在對麵祭起了七星壇,打算借風火攻曹操的戰船了。
此刻的謀士郭嘉正辛苦地咳嗽著,病情已經越來越嚴重了,當初李普的插手讓他多活了一陣子,但現在……還是抵不過閻王的召喚啊!
躺在病榻上的郭嘉也被外麵的聲響驚動了,他招來伺候他的小兵,詢問事情的經過,當他聽到曹操居然把戰船都鏈接起來時,頓時心裏一驚,想要起身去阻止,但無奈身體不聽指揮,怎麼都動不了,隻好派人去向曹操傳話了。
但大戰在即,誰能找到主將曹操呢?一個無權無勢的小兵就更加找不到方向了。郭嘉見人久久不回,心知不妥,打算自己起身的時候一陣昏厥感襲來,讓他從床上滾到了地上。久久爬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