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時光飛逝。

漢國亂了。

有漢國商隊來到胡國,同時也帶來了消息,漢國節度使都反了!

漢國皇帝被節度使們壓抑太狠太久了,他沒有以德服人,直接開始了暴力削藩。

他首先挑了幾個最軟的柿子,妄圖殺雞儆猴,重振皇威。

節度使周湘本沒有反意,他隻希望能夠保住自己的性命做個富貴閑人。

為此,節度使周湘特地把自己的三個兒子作為人質放在京城,以此來表明自己的心跡。

倒不是說節度使他們不想做皇帝,而是成功率實在太低了。

往前翻翻史書都知道,沒有節度使能造反成功的,節度使沒大義名分,所占據土地也就自己封地那一塊,拿一城之地去和全國軍力較量不是找死嗎?

可惜,這些漢國皇帝都沒有放在心上,他一意孤行,一心削藩。

皇帝的削藩不是說繼續給這些節度使保留體麵,而是要送他們去見閻王。

他是挑了幾個軟柿子,可那都是些什麼下場。

“硬柿子”節度使隻覺得唇亡齒寒,兔死狐悲。

比如節度使王強,在沒有任何過錯的情況下,直接被貶謫到瘴癘之地;

再比如,節度使周湘就因為毆打下人這樣的小罪名,直接就被軟禁起來;

更慘的是節度使陳瑉,直接被奪去官位貶為平民。

一下子從頭擼到腳,這誰能受得了。

現在,節度使周湘被軟禁在封地後還不夠,皇帝還想把他帶到京城拷問。

兔子逼急了還咬人,節度使周湘勢力是個軟柿子,但他第一個反了。

其他節度使也都是聰明人,這皇帝明顯打算用先易後難的策略,全天下都知道下一個就輪到“削”他們了。

那就那皇帝還在自欺欺人,以為他們猜不到他的算盤。

漢國皇帝那叫削藩嗎?那叫“削”嗎?

他那是“滅”!是逼著他們去死!

不反也給死,反了還有一線生機。

節度使們都反了。

定難節度使華弘量也是個聰明人,看大家都反了,也反了。

朝廷的最終目標還是兵強馬壯的北地,前幾位節度使不過是開胃小菜,皇帝最想“削”的還給是他——華弘量。

華弘量現在要是不反的話,就要被朝廷拿去當槍使去鎮藩了,消耗自己的兵力不說,以後還被“削”被“滅”,他於是打著“清君側”的口號也反了。

漢國二百年基業大廈已傾。

一時間,風起雲湧,各路人馬紛紛擁兵自重,豪傑輩出。

*

漢國的商隊一來到胡國,就聽說了公主的美名,其實根本不需要打聽,即使隨便拉一個胡人小孩也能說出公主的近況。

公主的豔名……呸呸,說錯了。

是公主的美名遠揚。

烏恩自從上了公主的榻,再也沒有去過別的女人的帳篷,除了要處理日常事務,夜夜宿在公主的帳中。

公主雖然沒有名分,但是草原所有人都知道新可汗對她的獨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