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製造太空機甲,運輸飛船還遠遠不夠,我們將製造各種類型的工程車輛。”
“關於這一點,小白,你給大家具體講講。”
李總司看向白辰。
白辰從位置上站起來,朗聲說道:“各位首長,咱們預計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裏,建成第一座火星城市。”
“建造火星城市的同時,還要在火星進行一定程度的資源采集,因此,我們需要不同型號的工程車輛和挖掘機械。”
“機械和車輛的製造圖紙,我已經傳輸給了航天中心,資源一旦到位,航天中心馬上就可以開始生產製造。”
除了依托月球的資源,世界各國還將會加大力度,對夏國提供資金,人員,資源方麵的協助。
可以說,夏國現在的發展一片大好,不會再因為資源導致計劃變緩。
“說到人才,我這邊有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
參與會議的除了軍方將領,還有航天中心的負責人。
曹院士滿臉笑容道:“大家可能還不知道,我們航天中心剛進行了人才方麵的統計,從今年年初到現在,申請加入夏國國籍的科學家多達數萬,其中有五分之一來自於航空航天專業。”
“同誌們,整整一萬名各國頂尖的航空航天人才!現在全部是咱們的科學家了,大家說這是不是好消息?”
聞言,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這不是好消息,天底下就沒有好消息。
夏國先後進入火星和月球,人類發展基調變成了太空探索。
在這個大環境下,航空航天人才比任何時候都要搶手。
一萬多名來自世界各國的航天專家態,度鮮明的入籍夏國。
不但是個天大的好消息,更是一場前所未有的盛況。
以往,有能力的科學家要麼被星條國吸納,又或者是選擇加入西方世界。
願意入籍夏國的頂尖人才少之又少。
到了現在,局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無論什麼身份,什麼年紀。
先前取得過何種成績的科學家,都將能夠加入夏國,成為一名夏國人當成榮耀。
星條國靠著吸收全世界的人才,壯大自己的實力。
現在,夏國將會接替星條國,繼續在世界上吸納人才。
隻不過這一回,壯大的不是星條國,而是夏國自己。
夏國與星條國的差距越來越大,此消彼長,星條國早不是頂尖科研人員的首選。
不但不是,許多星條國自己的科學家,更是想方設法的離開星條國。
夢想著成為夏國科學家。
“其實,這也是常理當中的事情。”
等到大家情緒稍微穩定一些,李總司淡淡的說道:“論起航天實力,咱們夏國敢說第二,整個世界都找不到第一。”
“哪怕星條國和西方綁在一起,他們的航天科研實力連咱們的十分之一都比不上。”
這番話如果放在幾年前,被星條國和西方世界聽到,他們一定會嘲諷李總司信口開河,不自量力。
到了今時今日,沒有人懷疑夏國的航天實力,更沒有人懷疑,人類能不能完成火星的全麵開發。
隻要夏國一直存在,隻要火星開發項目有白辰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