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野突如其來的爆發,讓所有人都沉默了。
王賁看著自己最小的兒子想跟他斷了父子關係,他又是心痛,又是心寒。
“武侯大人,我還是去把王野這小子喊過來吧。他年紀還小不懂事,武侯大人不必過於傷心。”
趙讓想了想,終究還是開了口。
他其實不喜歡當和事佬,但是王野方才那番話說的過於絕情,連他都沒想到王野竟想跟大秦王家徹底斷了聯係。
這家夥……
真是年少輕狂啊!
“算了。”
王賁眸子中的光芒越發黯淡,他搖了搖頭道。
“本侯來河東之地就是為了讓他上前線,既然他如此怯戰,那還不如讓他在這裏當個郡監吧。”
王賁的拳頭緊了又鬆,鬆了又緊。
王野剛才的那番話給他帶來了很大觸動。
他本以為王家男兒都會以上前線為榮,可他直到剛剛才發現,一切並不如他設想的那麼美好。
“唉……”
趙讓歎了口氣,便不再多說什麼。
清官難斷家務事。
更何況大秦王家地位極高,武侯父子之間的事,還輪不到他一個小小的河東郡守來插手。
不過聽王賁這麼說,趙讓還是立刻說道。
“武侯大人放心,王野在下官手底下任職,下官會多留意一番的。”
“那就有勞趙大人了。”
王賁將心中悲哀緩緩收起,鐵血氣勢再度出現在他的身上,仿佛剛才那一幕壓根就沒有發生過。
王賁心中明白,不管別人怎麼看他,哪怕是連他的親生兒子都不理解他,可他也絕不會動搖半點忠君愛國的信念。
六國餘孽未平,北方戰亂未止,他豈能為此事而神傷?
“武侯大人客氣了,這隻是下官的份內職責而已。”
王賁不再多言,他也不願意在這個問題上繼續耗費精神。
父子之間已經有了裂痕,這一切都需要時間去進行修複。
而此刻,趙讓像是想起了什麼,他連忙說道。
“武侯大人,其實下官所寫的兵法不止是三十六計而已。”
“什麼?”
趙讓這番話,徹底衝走了通武侯心中的憂傷。
王賁也顧不得自己那不聽話的兒子說了什麼,他如今聽到趙讓還寫了別的兵法,一顆心徹底被此事占據。
“趙大人還有其他著作?!”
王賁眼中消失的光再度出現。
帶兵打仗,兵法就是其中精髓。
趙讓的三十六計已經讓王賁心服口服,眼下聽到對方還有其他的招式沒有拿出來,王賁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
“乖侄兒,去,拿紙筆來。”
趙讓也懶得廢話,他知道兵法對於戰爭的重要性。如今他已經是大秦河東郡守,能為大秦做些貢獻,那就盡量多做些吧。
“好嘞!”
扶蘇連忙跑去拿紙筆,不敢有半點耽擱。
他也很是好奇自家,叔父又將寫出怎樣的軍事著作。
很快,紙筆已就位。
趙讓走到桌台旁,手握毛筆,隨後寫下了四個五筆雋秀的小篆字。
紀效新書。
趙讓上一世自從當上了曆史老師之後,對於各類華夏典籍愛不釋手。而紀效新書,就是他平日翻閱最勤的那幾本之一。
紀效新書論述了練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練兵理論和計劃。
“柬伍既有成法,必信於眾,則令可申。苟一字之種疑,則百法之是廢,故曆述所急與可辨者,為或問以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