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二人不由得有些懵。
當他們得知如此消息的時候,整個人表現出來的狀態就是絕對的抗拒。
至於趙讓在書信中所寫的具體內容,他們大多都忽略掉了……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祖龍說出這句話時,李斯二人隻覺得有股電流從身上湧過。那種感覺極其微妙,稍縱即逝,卻讓他們感到毛骨悚然!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哪裏是勸陛下要任用寒門弟子為官,這簡直是要造反!
如此大膽的話語,趙讓是怎麼敢說出來的?!
“這……這……”
哪怕知識淵博如李斯在,聽到這句話之後,都忍不住結巴起來。
馮去疾更是臉色蒼白,額頭上滲出了冷汗。
趙讓敢對九五至尊說出這句話,他是真的不怕死啊……
“趙讓的信,寡人細細讀完了。”
“他的某些觀點在旁人看來有些激進,可科舉製度對於大秦帝國而言,絕對是利大於弊!”
祖龍一句話,徹底定了帝國未來的基調。
身為帝王,首先要學會的就是該如何掌握平衡。
平衡,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卻有著極其微妙的解釋。
祖龍需要平衡的地方有很多……
國內外的戰爭與民生,朝堂與江湖的相互製衡……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官場當中的派係。
如今文武官員各立山頭,武官方麵其實還好,大秦王家獨樹一幟,所有武將都會給王家麵子。
可文官……
李斯一派,馮去疾一派,還有各種各樣的利益集團互相拉扯。
可歸根結底,他們都是世家出來的官員,都是有錢人家的孩子。
整個大秦帝國的高層文官,似乎已經被有背景讀書人們給壟斷了。
表麵上,李斯主張法家,一家獨大。
可其中暗流湧動,不少學派都在隱隱作祟。
祖龍心中明白,不管是哪個學派,都有著其優點和缺點。
可若是出現一批全新的力量為自己所用,他們不受任何學派與世家的束縛,那將會是多麼美妙的一件事!
正值此時,趙讓寫信來了。
科舉製度,徹底替祖龍打開了眼界。
祖龍之前不是沒有想過在民間尋求高人為自己所用,可他也明白,官場是個大染缸。光靠自己去民間尋找人才,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他所能做的,就是通過下方官員推薦來的人才進行任用。
可不管是誰推薦來的人才,被推薦的人已經被打上了相應標簽。
哪怕對方絕對忠誠於大秦帝國,可他身上依舊與推崇他的人有著不可分割的裙帶關係。
而這,才是祖龍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科舉製度的出現,就是要徹底打破世家子弟壟斷文官的局麵。
可以想象,一旦科舉製度推行全國,大批全新官員如雨後春筍般進入朝廷,朝廷必定會煥然一新。
寒門子弟派內部會抱團取暖,從而在朝中有一席之地。
而利益受損的世家子弟派最恨的是誰呢?
當然是提出科舉製度的那個人!
趙讓!
想到這裏,祖龍嘴角不免露出了三分笑意。
“趙老弟,老哥我上回替你搞了十多萬兩黃金。這次,就要老弟你來當這個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