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官不容易,當一個好官更不容易。
趙讓所出的前兩道題已經讓許多考生焦頭爛額,但是當諸多考生看到第三道題時,一個個都屏住了呼吸。
對他們而言,這第三道題,堪稱無解之題。
李二生性正義耿直,一天,李二發現家裏多了頭牛。當日村中便傳來消息,村裏王寡婦家的牛被偷了。王寡婦男人早年死於戰爭,全靠一頭牛拉著母子三人活命。如今牛被偷,王寡婦一家算是徹底完了。李二認真調查此事之後,竟發現牛是自家父親偷的!在得知結果後,李二將父親告上衙門。身為此樁案件的判官,你該如何判定此案?
一時之間,考場內鴉雀無聲。
百善孝為先。
孝道,是根植在每一個華夏人血液深處的脈絡。
兒子將父親告上衙門,是大不孝,是大逆不道!
說的嚴重點,今日不孝順,明日就有膽子敢造反!
連最基本的倫理都違反了,這種人還能留嗎?
因此,許多考生憤怒之餘,想都沒想就寫下了答案。
李二父親無罪!李二死刑!耕牛還給王寡婦一家!
當趙讓看到這種答案時,情不自禁的翻了個白眼。
李二分明是為了正義才會做出此舉,結果主動伸張正義的人卻被判死刑,偷牛的人卻判無罪。長此以往下去,還有誰敢站出來伸張正義?
為何會世風日下,就是因為受到了庸官打壓!
蕭何皺著眉頭看著試卷上的最後一題,不知不覺間,他的額頭已經出現了一層薄薄的汗水。哪怕聰慧如他,也覺得眼前的題目無比棘手。
李二畢竟是兒子,他怎能將父親告上衙門呢?
正當蕭何想給李二定罪之時,他又覺得內心過意不去……
李二是為了正義不得已做出此舉,而且王寡婦一家的耕牛被偷,勢必會引來家破人亡的結局。從某個角度而言,李二的父親是個殺人犯。不能因為他被兒子告上衙門,就覺得他是冤枉的。
如果是其他人將李二父親告上衙門呢?
那個人絕對會被大家誇讚為正義之士!
法律在親情麵前,難道就要讓到了嗎?
念及此處,蕭何的目光忽然變得堅定且銳利。
李二根本就沒有錯,他救的是王寡婦一家三口人的命。如果說他有錯,倒不如說是指責他的那個人有錯。
做了錯事,就得替錯事承擔責任。
或許李二會遭受到各種各樣的流言蜚語,但是法律講究的是絕對的公平公正,蕭何絕對不願意看到一個伸張正義的人被法律錯罰!
將一切想明白之後,蕭何內心再無半點猶豫,他寫下了自己的判詞。
李二不但無罪,反當重賞!孝順孝順,孝而不順。李二父親偷牛當按秦律盜竊罪來論處,耕牛當還給王寡婦一家!
當寫下答案之時,蕭何隻覺得內心暢快無比。仿佛這不隻是一場簡單的考試,這更像是一場人性的試煉。
做完了就最後三道題,蕭何忽然明白了趙讓的良苦用心。
趙大人不隻是想給大家出題,他正是想用自己的觀念來影響大家,讓大家明白法律的重要性,明白當一個好官有多麼的艱難。
“趙大人真是有大才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