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讓走到桌案旁,將十名儒家考生的答卷和蕭何的答卷單獨挑選了出來。
對方想找他的麻煩,那他必然不能退縮。
既然想要打儒家的臉,那就必須得打到底!打到對方懷疑人生!
“小民還是很相信趙大人的,小民同樣知道,決定考生命運的關鍵主要是最後三道材料分析題。趙大人,小聖賢莊的讀書人雖然日夜勤奮苦讀,可他們並非不懂得變通,小民鬥膽請趙大人將他們的答案念出來吧。”
伏念現在的狀態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狀態,趙讓都派人把試卷給拿來了,他要這時候當縮頭烏龜,那儒家讀書人以後出來行走江湖真得夾著尾巴做人!
伸頭是一刀,縮頭同樣是一刀!
既然無路可退,不如放手一搏!
“好!本官成全你!”
趙讓笑得很開心。
不遠處的群眾們同樣伸著脖子,他們也很好奇儒家才子們對於那三樁案子的分析。
“相信這三道試題,各位也有所耳聞吧?”
趙讓話音剛落下,整個菜市口徹底沸騰。
關於科舉考試的三道材料分析題,河東郡城內幾乎每一個百姓都參與了討論,甚至有數人因為題目發生口角從而動手進衙門……
隻能說趙讓的選題實在是過於勁爆,每一道題目都在某些人的雷區反複試探。
趙讓之所以會這麼做,自然是刻意為之。
第一屆科舉考試至關重要,無論是對於大秦朝廷還是對於趙讓自己的仕途,那絕對算得上是巨大考驗。
身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趙讓有勇氣把自己推向風口浪尖。哪怕他知道自己的選題會引發民間熱議,可他同樣希望他覺得正確的答案能給這個時代的群眾帶來全新的思考。
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所謂對錯並非是絕對的,就如同這個世界並非是非黑即白的一樣。不同的時代背景、社會環境下會孕育出有偏差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文化。
大秦在趙讓看來是瘋狂的,他所受到的教育告訴他每個人都有人權,告訴他男女平等,告訴他公平正義至高無上。可現階段的大秦,與他所理解的世界有很大的出入。
趙讓不想被大秦改變,所以他選擇改變這個世界。
科舉考試,隻不過是第一步罷了。
“那你們覺得,本官選這樣的題目是好還是壞呢?”
趙讓再度大聲道。
方才沸騰的人群瞬間降溫,最後,四麵八方鴉雀無聲。
河東百姓不是迫於趙讓的官威而選擇沉默,是他們突然意識到趙讓這個問題似乎比那三道題目更重要。
三道材料分析題雖說是郡守大人憑空寫出來的,可天底下難道真的就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嗎?
不可能!
若要有相同的案件發生,趙讓將其作為試題又有何不可呢?
百姓自然希望官員替他們排憂解難,他們遇到束手無策的難題自然會向衙門求助,可要是衙門裏的老爺都給不出答案呢?
那又該怎麼辦?
誰都不希望自己會遭遇到不公待遇!
趙讓出的題目看似刁鑽,可他卻是借用科舉考試替天下百姓尋找到一個合適的答案!
此時此刻,幾乎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
原來趙讓並不是為了刁難考生而出刁鑽難題,他是真心實意的在替百姓們著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