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大寶獻策(1 / 2)

朱慈炯停下沉思片刻後,繼續道

第三:如今我大明處於封國狀態,不與外國往來商業,長此以往情況會很嚴重,我也清楚現在的情況,現在國家內憂外患,父皇也根本沒有那個心思去做那些事,也沒有什麼能臣能去處理這個事,但是到以後我認為這點必須要做,不光要與外部互通買賣,我還想帶領將士們開疆拓土,首先對那些喜歡惹事的小國開始動手,其次大開海運,培育水師,製造戰船,打出海外;

第四、如今我國民房及各種交通設施都太差,貧苦百姓住的房子大部分和現代的危房差不多,有那種木房啊,土造房啊,急需生產出現代才有的水泥及配套材料,水泥是一個很強的東西,不光可以建設各種各樣的建築及道路,還可以加固城牆抵禦敵人進攻;

第五、優化鋼鐵生產,現如今的鋼鐵生產出來後普遍質量差,舉個最簡單例子,駐防在城牆之上的大炮不能連續攻擊,如果連續攻擊的話會出現炸膛情況,這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鋼鐵質量差的原因,當務之急必須馬上改進,同時要大力開發研究生產優質大炮及槍支,槍支的話目前隻有三眼銃,火力不強,同樣炸膛,好了,我覺得這五點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大明危已!”

大寶聽完後,沉思良久後,道“爸爸所說有理有據,都可執行,但是我還有幾點要提出:

一、你所說的第一點,打擊奸臣及藩王,這個問題在我看來現在隻能殺一儆百,你現在的年紀隻有7歲,並且在朝堂之上也沒有心腹之人,年紀很小沒有足夠的號召力,不能達到一呼百應的效果,如果強行實施的話,恐怕會偷雞不成蝕把米”

“哦,說的有理,要培養信得過的人才行,那你說說怎麼一個殺一儆百呢?朱慈炯道

“這個嘛,一是要暗中監視,掌握證據,沒有證據就抓人的話,是沒有說服力的,你父皇肯定也不會答應,不能看著這個人的曆史以後會成奸臣就動手抓人,你父皇就算聽到了什麼,沒有證據同樣不能拿大臣或藩王怎麼樣,收集證據和培養信得過之人需同時進行,沒有信得過之人去收集證據,如何做到收集證據時滴水不漏?你說呢?;

二、你所說的大興生產之風增加百姓就業充盈國庫,這點想法很好,但是你隻說了大體沒有說到細致之處,我認為首先要大力招攬各方麵人才,農業、工業、手工業等等,農業方麵要解決各地老百姓吃飽問題,土地水土富饒之地該研發什麼,土地貧瘠乃至沙漠之地又該研發什麼,工業方麵要生產什麼才能帶領百姓就業的同時迅速增強大明各地抵禦敵人的工具?手工業方麵要生產什麼才能帶領百姓就業的同時使百姓日常生活更加便捷?生產能帶動百姓就業致富,增加國庫收入,但同時也要考慮生產所需的各種東西,也要考慮如今生產什麼最重要,隻有生產出能抵禦敵人,百姓吃飽,生活便捷的東西才是當今急需的,其他的東西一步一步來!我說的可有理?有理的話要不我再接著說?”

“好,很好,說的太好了,確實問題考慮的非常深入,佩服,請繼續說下去!”朱慈炯道

“好,那我接著說了,你所說第三點,開疆拓土,與外國互通貿易往來,我認為可行,但要等平定動蕩之後才可去執行,開疆拓土不僅僅局限於海外,內陸也是可以的,比如現如今的滿清,難道一直要這樣隱忍他們為所欲為不成,他們侵占大明國土,大肆進攻大明城牆,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需安排賢臣猛將打敗他們,尋找時機攻入他們的國都及城池,要他們也感受感受百姓流離失所的痛苦才行,切記不可心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你所說的培養海軍,也可以一步步實施,要等掃平內亂以後再去實施了,為什麼沒有說要你把外敵也掃清再建設戰船培養海軍呢,你可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