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喬遷之喜(1 / 2)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喬遷之喜又稱為進閘,搬遷之時必須由一家之主的趙遠山端著這七件事第一個進入主屋,表示新家樣樣不缺,昭示日子興旺發達。

陳喜梅沒有將喬遷弄得跟上梁一樣聲勢浩大,放過幾個炮竹,邀請陳守仁和劉蘭英老夫妻過來在新房吃了一頓進閘酒,就算完事。倒是吃完酒席後,下午將木船社西麵的雞鴨鵝鳥挪到後排禽舍的時候,弄得人仰馬翻雞飛狗跳,用鎮江的土話來形容就是“節節奏奏”,沒有那麼順風順水。

五間主屋,包括一間堂屋四間廂房,廂房兩大兩小。趙遠山和陳喜梅自是一間大廂房不用說,本來四個子女兩人一間小廂房,另外一間大廂房用作客房。但是三姐妹自小就沒有分開過,陳喜梅拗不過三姐妹的央求,隻好將三姐妹安排在大廂房,趙雨壯單獨安排在靠著陳喜梅夫婦的一間小廂房。

其實,趙雨壯在三個姐姐開口跟陳喜梅商量住在一起的時候就樂開了花,當陳喜梅找來趙雨壯詢問一個人睡一間晚上怕不怕的時候,趙雨壯的頭搖得跟撥浪鼓一般,連聲說“不怕”。當晚,聞著混雜著木漆、石灰和水泥味道的趙雨壯,單獨睡在新做的鬆木床上,心情不是一般的通暢,感覺重生後第一次心念通達,很快便在這樣的心情下一覺到天明。

不過,事情並沒有趙雨壯想象的那樣簡單,進閘後的第二天,春風滿麵的陳喜梅就懷揣數十元騎車直往營村,找上趙雨壯的幹媽徐茉莉。

陳喜梅畢恭畢敬在葛先生神像前上完一柱香後,兩個中年老婦女就躲在房間內竊竊私語了半小時,最後陳喜梅從懷裏掏出數張十元鈔票塞到笑得沒眼沒鼻隻露大門牙的徐茉莉手中,接著徐茉莉就從堂屋香案上取下一塊折疊成豆腐塊的大紅布,坐著陳喜梅的自行車後座來到木船社。

徐茉莉到了陳喜梅的新屋也不多話,直接就幹起了自己的本職工作,將大紅布抖開,一邊打著嗝,一邊用手揮舞著手中的紅布,此為神婆做法——鎮宅。

中午,趙雨壯放學回家,看到堂屋內坐著身材矮小的徐茉莉和沒有出去賣熟菜的陳喜梅,相當驚奇的問道:“幹媽,你怎麼過來了呀?”

徐茉莉還沒有回話,趙雨壯就被陳喜梅劈口罵道:“小屁俠子,一點規矩都不懂,問東問西的,有些事情還是你該煩的啊?”

趙雨壯吃了癟,摸著鼻頭走開,看到自己的弟弟挨批趙霙倒是萬分的高興,很對時機的拋了一個媚眼給他,趙雨壯其實相當鄙視自己的三姐,這個沒大腦的三姐上輩子可是走了很多彎路,吃了不少苦頭。

趙雨壯想想三個姐姐當中,唯獨二姐趙霞完全繼承了母親陳喜梅的精明,可惜她沒有繼承母親的美貌。大姐趙雨虹雖然傻不楞噔,好在她傻人有傻福,三姐趙霙的傻絕逼是差一竅,經常做出有悖常理的事情,“差竅貨”就是形容她這樣的存在。

搬到新房子居住差不多有兩周,一日放學回家,滿心歡喜的趙雨壯發現堂屋正中央的香案上突然多了一尊神像,當即就有一種要昏厥的想法。

堂屋香案上的牆壁上掛了一幅巨大的“鬆鶴延年圖”,香案上多了神像、香爐、瓜果、糕點,與“鬆鶴延年圖”顯得甚是格格不入,趙雨壯抖抖霍霍的問著:“媽,你,你把葛先生迎回家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