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奮鬥者最美幸福是什麼幸福是什麼李朝全曹征平主編幸福源自奮鬥李朝全成功在於奉獻平凡造就偉大曹征平主編河北出版傳媒集團出版人董素山責任編輯付宏穎裝幀設計於越牛亞勳定價:38.00元插圖李奧河北出版傳媒集團幸福是什麼最美李朝全曹征平主編河北出版傳媒集團扉頁.indd42020\/12\/114:07:14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幸福是什麼\/李朝全主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20.11(“最美奮鬥者”叢書)ISBN978-7-5545-6185-0Ⅰ.①幸…Ⅱ.①李…Ⅲ.①紀實文學-作品集-中國-當代Ⅳ.①I25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20)第233229號最美奮鬥者幸福是什麼主編李朝全曹征平出版人董素山責任編輯付宏穎裝幀設計於越牛亞勳插圖李奧出版發行河北出版傳媒集團http:\/\/www.hbep.com(石家莊市聯盟路705號,050061)印製河北新華第一印刷有限公司開本787mm×1092mm1\/16印張16.25字數203千字版次2020年11月第1版印次2020年11月第1次印刷書號ISBN978-7-5545-6185-0定價38.00元版權所有,翻印必究版權.indd22020\/12\/113:51:11序
奮鬥者最美奮鬥就是為了理想和目標而擼起袖子加油幹。所有的奮鬥都是為了實現理想抱負,其目的和追求是崇高的、正義的、向善的,於社會、國家、人類都是有利、有益、有助的,因此,它是順應曆史發展前行趨勢的。奮鬥,絕不是蠅營狗苟,也不是鼠目寸光,絕不是純粹為個人謀求一己私利的,而必定是注目於高遠的目標和未來。
為理想而奮鬥需要埋頭苦幹,需要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實幹精神。
奮鬥就是辛勤勞作、播種耕耘、期待收獲的一個過程。實現理想別無他途,唯有奮鬥,唯有擼起袖子加油幹。一個理想的社會應該能夠讓每個人都能人盡其能、才盡其用,發揮出個人最大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
奮鬥需要鍥而不舍、堅持不懈、久久為功、滴水穿石的精神。
羅馬城不可能一夜建成,理想不可能一蹴而就。通往理想的路途往往崎嶇坎坷,甚至荊棘密布,因此,奮鬥既需有披荊斬棘、開山架橋的勇氣,更要有前赴後繼、咬定青山不放鬆、千錘百煉渾不怕的意誌和毅力,要能吃得了苦中苦,受得了挫折與磨難,勇於不斷地從失敗中站起,心中永葆理想的燈火,孜孜以求,持之以恒,生生不息,奮鬥不已,不達目標,永不言棄。
奮鬥者最幸福。生存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不在於索取、獲得與享受,而在於創造、奉獻與成功,在於為了實現理想而不懈地築夢逐夢、奮鬥不止,從而讓生命煥發出光彩的過程。幸福的真諦在於為社會創造價值,同時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這個過程也就是奮鬥的過程。不經風雨,怎見彩虹?奮鬥的過程中雖有百般辛酸苦累,更有成功的狂喜與歡樂。
奮鬥者最美麗。奮鬥者留給世界的永遠是勞作的背影,是負重前行的身姿。美來自生活,來自生產與勞作。勞動創造美,勞動者最美。為了實現理想而不屈不撓、頑強拚搏、積極作為,這一過程就是為了將一個人生命的最大能量最充分地激發出來,使人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生機蓬勃的奮鬥姿態。這也是一個人一生中最有光彩的高光時刻。奮鬥者給予人的是一種力的美、一種雄壯的偉岸的美、一種崇高的美、一種凝結著真與善的美,它代表著人類積極向上的方向和力量。
奮鬥者最偉大。勞動最光榮,奮鬥者作為傑出的勞動者,為世界和人類不斷地創造財富及價值,通過付出自己個人的心血汗水來推動文明進步和曆史前行。他們無疑是正能量與主旋律的化身。奮鬥者往往又是心懷祖國和人民、心係家國天下的一群人,他們同時又是愛國主義者,懷存愛國之心、報國之誌,甘願將自己的一切奉獻給時代和人民。他們無疑最值得讚美和謳歌,也最值得書寫與銘記,書寫他們的辛勤付出,銘記他們的功績和英名。
時代賦予了每個人依靠奮鬥獲得成功的機會。我們每個人都要爭當奮鬥者,勇敢地去追夢、築夢、圓夢,持續不斷加油幹,努力去實現個人的夢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進步發展,必須依靠這個民族和國家每個個體的共同奮鬥。一個勇於奮鬥、堅持奮鬥、奮鬥不息的民族永遠是最有生機與活力的,擁有最有希望且可期待的美好未來。
2019年,為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經黨中央批準,中央宣傳部等部門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新中國“最美奮鬥者”評選表彰活動。這些奮鬥者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各地區、各行業、各領域湧現出來的先進人物。書寫和宣傳這些優秀的時代勞動者,旨在大力弘揚他們的崇高精神和價值追求,在全社會積極倡導一種主流的正麵的價值觀,激勵廣大幹部群眾以“最美奮鬥者”為榜樣,自覺地把自身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聯係在一起,高舉愛國主義偉大旗幟,培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誌、實踐報國之行,始終做愛國主義精神的堅定踐行者;大力弘揚“幸福源自奮鬥、成功在於奉獻、平凡造就偉大”的價值理念,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標,擼起袖子幹、揮灑汗水拚,始終做新時代長征路上的不懈奮鬥者。
全國一共有278名個人和22個集體榮獲“最美奮鬥者”稱號。
我們從中精選了80位最美奮鬥者的故事,將描寫他們的文學作品彙編成冊。同時依據內容將其分成10卷,每卷都取該卷內一篇作品的標題作為書名。這些作品,通過講述精彩好故事,刻畫出彩中國人,彰顯不竭奮鬥情。最美奮鬥者是時代的一座座豐碑,更是人們學習的榜樣與楷模。我們希望讀者朋友能夠從這些奮鬥者身上,從他們的奮鬥經曆中獲得激勵與啟迪,特別是青少年讀者、黨員幹部能夠從這些最美奮鬥者身上汲取青春熱血和奮鬥激情,接受精神的熏陶與洗禮,成為一個個擁有高尚情操和遠大抱負的人,終生都當一名真正的奮鬥者。
在本叢書策劃編輯過程中,河北教育出版社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大力的支持,優秀編輯付出了辛勤的勞作,書中收入作品的眾多作者也給予了鼎力支持和幫助。在此,謹向作者和出版者致以衷心感謝!
2020年秋於北京目
CONTENTS錄幸福是什麼?(節選)◎李春雷\/1“賈立群牌B超”◎星河\/75“我是導遊,請先救遊客”◎李朝全\/121時代楷模徐立平的家與國◎趙韋\/135信仰的力量◎鄭旺盛\/165一個人和一座城市記全國優秀市委書記秦振華◎龐瑞垠\/189生命之催化樂章兩院院士閔恩澤的科技人生◎趙晏彪\/231大愛林巧稚◎張清平\/271幸福是什麼?(節選)◎李春雷血,總是熱的我常常問自己我究竟能給你什麼我的朋友雖然我不知道這個答案但我確實能給你那屬於我的生命我的愛來吧親愛的朋友讓我給你一個太陽吧讓那太陽的光輝驅散寒夜溫暖著你給你綠色給你藍天——摘自郭明義詩歌《我能給你什麼,我的朋友》新華網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呂諾)衛生部部長陳竺今日帶頭獻血。他呼籲說:“我國血液和血液製品供應麵臨嚴峻挑戰,身體條件好的人應當積極參與獻血。”3
據統計,全國醫療市場對血液製品生產用原料血漿的年基本需求量為8000噸。2010年,全國年采漿量為最美4180噸,隻相當於需求量的50%。
同一天,新華社公布一個資料:我國人口獻血率隻有8.7‰,遠低於世界高收入國家的45.4‰(丹麥最高為67‰),和中等收入國家的10.1‰,也低於香港的30‰和澳門的23‰,離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10‰也有一定的差距。
獻血,不僅是臨床急需,而且標誌著一個國家的文明水準!
——摘自新華網2011年12月11日13血冷血熱當一個人對這個國家、這個社會充滿熱愛的時候,他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情願奉獻。
第一個層麵是奉獻金錢和財產;第二個層麵,也是最高層麵,就是奉獻鮮血和生命。
無償獻血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捐獻全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獻血。1998年國家頒布實施了《獻血法》,確立了無償獻血製度。其中第二條規定,國家提4
倡18周歲到55周歲的健康公民自願獻血。每個人每年最多隻能捐獻兩次,每次最多獻血400毫升。
第二種就是捐獻血小板。每次可抽取800毫升或1600毫升的血液,提取一個或兩個單位的血小板後,再將血液輸回體內,每次均按無償獻血等量計算。
郭明義獻血,源於一個偶然。
1990年春天,鞍鋼集團工會號召職工無償獻血,一向積極的他第一個就報名了。在鞍山市中心血站,他看到醫生把牙簽粗的針頭紮進同事的血管裏,鮮血汩汩地向外湧流時,渾身下意識地顫抖起來,心髒“砰砰”地狂跳。他咬咬牙,伸出了胳膊,可是肌肉已經不自覺地僵硬了。
醫生把針紮進動脈,一股殷紅的濃稠的血漿立刻噴湧出來,卻又迅疾地縮回導管。老郭覺得胳膊麻辣辣的,腦袋麻辣辣的,血液仿佛也麻辣辣的。
果然,血液停滯在導管裏,冒著泡泡。
醫生看他一眼,遺憾地說:“你有暈血症,不適合獻血。”同事們笑他說,30歲的人了,抽點血,就嚇成這樣,真是沒出息。
郭明義滿臉通紅,愧疚不已。
但是,他心裏納悶啊。10年前在部隊時,一名戰友負傷,送到209醫院搶救,生命垂危,急需輸血。他匆匆趕過去,慌慌忙忙地獻了一次血,當時並沒有異常感覺啊,怎麼現在竟然不適合獻血了呢,看來還是心裏太緊張。
坐在旁邊休息了一陣兒,他越想越不是滋味兒,自己怎麼能甘當懦夫呢?
5暈血是一道心理障礙,必須跨過去!
半個小時後,郭明義不顧別人的勸阻,再度挽起袖子,伸出胳最美膊,閉緊了眼睛,再三懇請醫生紮針。
殷紅的鮮血滑潤地流了出去。
雖然醫生隻抽取了200毫升,可流出去的鮮血,卻排解了他滿腹的鬱悶,他感覺心裏亮堂堂的,如同湛藍的天空,如同澄明的泉水。
…………從此,郭明義堅持每年獻血,並由每年一次增加到最高限額的兩次。到目前,已積攢了56張獻血證。
一個體重75公斤的成年人,全身大約有6200毫升血液。
20多年來,郭明義無償獻血累計達6萬多毫升,相當於自身總血量的10倍。
如果將這些血液裝進大號的礦泉水桶,就是滿滿的6大桶。
按搶救一個病人需要800毫升鮮血計算,這些血液至少可以挽救75名危重病人的生命。
這些曾經滋潤著郭明義生命的鮮血,正在滋潤著眾多的生命,眾多的心靈……2011年11月,中國衛生部通報了當年1-9月份全國各省份的血液采集情況,並與2010年同期進行了比較。前三季度全國無償獻血量比去年同期增長近6個百分點。其中,內蒙古、遼寧、吉林、河南、山東等8省份,獻血人次及獻血量增長速度較快。而北京、浙江兩省自上半年以來持續下降,獻血人次和獻血量比去年同6
期均有所下降。
14血濃於水春節前一天,醫院緊急接診一名臨產孕婦,患有嚴重的溶血症,如果不馬上輸入O型血小板,就會葬送兩條生命。而此時,血站恰恰告罄。
萬分緊急的情況下,大家不約地想到了郭明義……血液有三種成分: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血小板是一種獨有的凝血劑,是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多種血液病人的臨床必需。
血小板生長周期為28天,即28天可補充完全,進行再次捐獻。
過去捐獻血小板需要三個小時,現在技術提高了,隻需一個半小時。針似牙簽,把血液抽到血液分離器中,進行分離,提取出來的血小板類似雞蛋黃,裝在小袋裏,又像一枚金色的餡餅。
捐獻血小板和捐獻全血有很大的不同。捐全血,坐在那裏,伸出一隻胳膊,隻幾分鍾就結束了。而捐獻血小板,需要躺在采血機上,兩個胳膊同時插上針管兒,血液從左臂抽出來,經過血液分離機多次循環,提取血小板後,再輸回右臂,回歸體內,每次需要漫長的一個半小時,手臂有輕微的疼痛。而且,捐獻之前的幾天內不能飲酒,不能吃油膩。還有,就是一旦捐獻,長期依賴。
2005年,鞍山市中心血站引進血小板提取設備後,郭明義便主7
動要求捐獻血小板。
道理很簡單:血小板捐獻者較少,而且捐獻次數可以多些。
最美血小板一般每次捐獻一個單位,即200毫升。可郭明義每次主動要求捐獻400毫升,他說,好不容易來一次,多獻一些吧,免得病人急用。
6年來,除中間因獻過全血而必須等待半年外,他每個月都捐獻一次血小板,從未間斷……2009年春節前一天的中午,郭明義正準備到食堂吃午飯,突然接到鞍山市中心血站的電話,問他能否提前捐獻血小板?
郭明義明白,血小板保存期特別短,一般都是按照每月預約的捐獻時間進行采血提取,沒有危重病人,血站是不會打來這個電話的,尤其是明天就要過年了。
正像他猜測的一樣,原來鞍山市第一醫院緊急接診了一名臨產孕婦,患有嚴重的溶血症,如果不馬上輸入血小板,就會因失血過多而葬送兩條生命。
求助電話打到鞍山市中心血站,而這時,血站恰恰O型血的血小板告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