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是與另一位企業界頂尖的代表人物張瑞敏的比較。我曾經在不同的場合說過多次自己的一個觀點,即將來柳傳誌和張瑞敏在中國企業史上的地位,前者應該是善於用複雜捍衛純粹、在理解和尊重各種邏輯的過程中安全地強化和放大自己的邏輯的“偉人”,後者則是堅持用純粹應對複雜、卓爾不群、我行我素地追求成功、揭示規律的“聖人”;偉人通常以空間的征服得其大,聖人則往往以時間的延伸成其久。

第三個是柳傳誌對企業家本質意義的獨特理解。他一直引為自豪的,就是自己的幾個大弟子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經理人,而是能夠把企業看得像命一樣重要的企業家。聯想分拆,我曾對柳傳誌當麵盛讚過他對楊元慶、郭為的精妙安排:立誌做英雄的給他大舞台,適合做地主的給他好地盤;大舞台存在大風險、需要大犧牲、可創大奇跡、承載大光榮;好地盤則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進可稱王、退亦小康。今天,當聯想集團的大舞台出現危機之際,一向視企業利益為至高無尚、把聯想當命看的柳傳誌奮不顧身衝上前台、與大弟子共渡難關就再自然不過了。

綜觀以上三個視角,不難看出柳傳誌全部的智慧都是用來捍衛他“做好人”的純粹、全部的努力都是用來成就聯想的偉大的。在這裏,做好人,做一個給別人、給世界帶來盡可能大的價值的好人應該是目的;而把聯想集團造就成一家偉大的企業,則是柳傳誌、楊元慶和他們所領導的所有聯想人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成為智慧的好人、強大的好人、成功的好人、幸福的好人的一種有力的支撐和證明。

讓我們真誠地祝賀柳傳誌,祝賀他人格的豐碑已然鑄就;真誠地祝福聯想,祝福她事業的豐碑還在長高。一個民族隻要懂得珍惜自己的英雄,就一定會有更多的真心英雄湧現出來;隻要懂得仰望自己的豐碑,就一定會有更多的豐碑矗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