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在遊園出來的李魯目,在繁華街道的小吃攤隨便應付了幾口,並且還把當地最出名的裹粽吃了一整個。
緊接著李魯目先是去了一趟端州市赫赫有名的宋城牆。
宋城牆簡介:
端州古城牆,始建於宋皇佑年中(1053年)。雖經過953年的風風雨雨,但古城牆位置與周長始終未變。
像端州古城牆這樣主體和城周基本完整的宋代磚城牆,是廣府僅有,全國極少見的。
史載桂壯族首領儂智高反宋,兵鋒直逼端州,端州太守丁寶臣因無城牆防守,棄城逃跑,被朝廷撤職。
狄青平定儂智高後(1053年),端州始築土城牆。
宋政和三年(1113年)郡守鄭敦義將土城擴大,築為磚城,開四門:東曰\"宋崇\",西曰\"鎮西\",南曰\"端溪\",北曰\"朝天\"。宋城建成之後,經曆250多年,到明洪武元年(1368年)才作首次修葺。
古城牆遺址I區(北門發掘區)
明成化元年(1465年)至清同治十一年的407年間,先後修葺了20次,其中成化十六年(1480年)知府李在披雲樓護城濠的近濠處增建了樓下磚城堵,加大了部分城牆的厚度。
逛完此處,李魯目便馬不停蹄地趕往龍母祖廟。
龍母祖廟簡介。
龍母祖廟,始建於秦漢,從東晉以後,史書雜說,碑記廟誌,斑斑可考,經曆兩千年,可為全國最古老的廟宇之一,也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石牌坊
龍母祖廟石牌樓古樸莊嚴、挺秀,以前的牌坊已經無可考證,現牌樓為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所建。
牌坊為三間四柱五樓的結構,高達10米,寬9.5米全部用花崗岩石料榫卯嵌接而成。每根柱子均有兩米高的抱鼓石,前後夾護。
兩側直欞護欄各有小門與正門遙相呼應,兩門形成製雕飾有明顯的西方建築風格,但雕飾的內容卻是中國民間傳說和故事的相關題材,中西文化在此融合在一起。
山門
龍母祖廟的山門麵闊五間,深三間,硬山頂、上履綠琉璃瓦,正脊有陶塑裝飾,正中為雙龍戲珠,飾以人物、飛禽走獸、花鳥草蟲等,具有濃厚的嶺南風情,在建築上也很有藝術特色。
山門左右牆頭上僅存兩件刀法精細的磚雕藝術品,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香亭
香亭在山門之後,平麵方正,綠琉璃瓦。內外簷柱均為四根,麵闊、進深各三間,比通常的做法省去外柱8根,明間與次間之比為3:1香亭立於高約0.5米的台基上,重簷歇山頂。
香亭的蟠龍石柱,是通過深雕和透雕的手法雕刻而成的,石珠能在龍嘴內滾動。
————————
“從古存留至今的古跡,可謂是震撼。”
感歎完這一切後的李魯目,隨即乘車前往早已預定好的酒店。
“先生,到了。”
“謝謝~”
李魯目推開車門走了下去,隨後趕至酒店前台。
“您好,我今日在手機上預定了房間。”
前台小姐很有職業素養地微笑說道。
“好的,先生,請報一下你電話號碼尾號,以及出示一下身份證。”
李魯目點了點頭,先是說出了自己手機號碼尾數四位,而後再將身份證遞給對方。
“好了,先生~這是你的房卡與身份證~那邊可以乘坐電梯上去,您的房號為414。”
“好~謝謝美女~”
李魯目收回身份證並裝進隨身攜帶的挎包後,便望了一眼房卡就往電梯處走去。
“414這房號,除了我還真沒人敢住呀,這麼不吉利的數字。”
叮~電梯到達四層。
(這裏之所以會顯示四層而不是3A層是因為,廣府省雖多地早已普及,但那也是新建亦或是新電梯,而這家酒店是算是剛開數年,但電梯還處於保修與正常運行中,所以是不會如此這麼快更換。)
走出電梯,隻見牆壁的路牌寫著左邊是401至407,右邊則是408至414.
望了一眼,便轉身走向右邊的走廊。
穿過一道道房門來到走廊的盡頭,隻見盡頭處的牆壁是封閉型,並非帶有窗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