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菏聽看老方丈對老媽前世的講述,人是不是真的有前生今世。佛經上講,若知前生因,今生受者是。對以前決定出家的事,心裏也開始猶豫不決,既然什麼事都是早已注定,那豈不是徒勞無功,出紅塵入紅塵才能懂紅塵,她覺得自己正是站在出紅塵入紅塵的門檻上,自己正是一腳門裏一腳門外,出家還是不出家進退,這選擇真的很難。池菏在寺院裏呆了7天,這七天是對出家人的生活的體驗,每天早上4點30分起床,簡單洗漱,5點到佛堂做早課,誦經禮佛,6點30分吃早餐,饅頭,粥,或者是湯,還有小鹹菜,菜都是素菜,湯,大多數都是用大豆腐做。
沒有肉,沒有蔥蒜爆鍋,清湯寡水的簡單做,這樣的體驗活動哪個寺院都有搞的,那些在外麵山珍海味,雞鴨魚肉吃膩了的香客,偶爾進來吃還覺得味道不錯,沒有各種調料添加,基本能吃出原食材的味道,吃飯也很有規範,一個人兩個碗,一個裝湯。一個裝飯。吃剩的菜湯,用饅頭蹭淨。吃完飯菜盤子上都幹淨的,如同刷過一般,池菏以前吃飯從來沒吃淨過,基本是吃半碗剩半碗,有時候點餐隻動幾口就扔掉了,那時候覺得扔掉了也沒啥,現在知道了那是浪費,吃的東西,用的東西不珍惜,就是浪費自己的福報。
池菏還聽說過,人這一輩子吃多少糧食是有數的,早吃完了早走。池菏想想以前浪費的糧食,想想都覺得很後怕,吃的沒有扔的多,真是造孽啊。
最有意思的是食堂開飯了,寺院的食堂裏擺著兩排長條桌子,桌子兩邊擺放凳子。來寺院上香誦經禮佛的香客們,在食堂門口排成長隊,吃飯的人一個接一個的有順序的進進入食堂。食堂做的飯菜很簡單,吃的菜基本上都是炒和燉,沒有更多工序,做的飯菜雖然不是香味撲鼻,到也有幾分顏色,隻是不扛餓。
池菏早上吃完飯不到中午就覺得餓,早餐是饅頭和粥的時候多,吃的粥和饅頭,寺院裏修行的人,每天都是過著簡單樸素的生活,吃飯,睡覺,誦經禮佛,不理世事,不要親人,池菏在裏麵呆了七天,頭三天覺得新鮮,換了一種生活環境覺得很灑脫,寺院的高牆將紅塵俗世阻隔,這裏麵是一個清平世界,每天參禪打坐,誦經禮佛,佛說:心靜自然涼。來這裏的人誰沒有一肚子的苦水,誰沒滿懷愁緒,誰沒有揮之不去的煩惱?如何讓自己的心的心靜下來,來誦經,在經文裏感受另一個,人人平等,了無紛爭的極樂世界。人人平等,和平共處,和諧的大同世界。
池菏也是因為有很多煩惱,讓她來此尋求解脫。情竇初開時找男朋友的離去,戀愛的曲折,男朋友的背叛,婚姻和工作上的不順利,讓她變得有點脆弱,再加上老媽和小爸的結合,不顧及她的感受,她覺得自己是一無足輕重的人,她親爸死的時候她還很小,她似乎都忘了親爸了,但是又恍惚記得親爸的模樣輪廓。要不然十幾年後,老媽拿出親爸和哥哥弟弟幾個人的合照,他一眼就認出來,親爸是哪個。當時老媽吃驚,池菏自己也覺得很神奇,親爸走時池菏才兩周歲,2歲到18歲中間老媽對她親爸的事隻字未提,老媽還讓他管繼父叫爸,讓她以為那是親生父親。
可是她早就有察覺,繼父就是繼父,她不是他親生的,在一次體檢中她知道了她是A型血,而繼父和老媽都是O型的。那一年池菏剛十一歲,她心裏就有了小秘密?我的親生父親去了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