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安堂內。
寧曦華專門帶著府上做的糖葫蘆準備前去看小春花。
這幾日,寧曦華每天都是帶著人幫著分物資,前去看望發熱的病人。
她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能做的實在是有限。但她可以跟著他們一起,在發物資的時候挨家挨戶的探望百姓,並且給那些集中治療的發熱的病人,送去一些小小的關懷。
有時一天下來走的路太多,她的腳上都磨出了血泡。鬆依一邊為她挑開,一邊心疼的讓她休息幾日,但第二天她仍是照常出門。
她再是懶散喜歡擺爛,也知道現在不是躺平的時候。經過城門上的一番承諾,她現在更像是變成了猗州百姓的精神支柱。
她得讓這些被迫出不了門的人看見她,看見她還在猗州,看見她正在履行承諾,看見她鎮定自若有條不紊。這樣他們才會安下心來,才不會心生絕望,才會願意繼續配合官府。
小春花就是她在探望育安堂時認識的小姑娘。
小姑娘今年才6歲,因著發熱被送來了育安堂治療,父母都不在身邊。
小丫頭雖是生病發熱,卻是不吵不鬧,乖巧的惹人心憐。上次她來的時候,小春花就撲閃著她那雙黑溜溜的大眼睛,甜甜的誇她是個漂亮的仙女姐姐。
雖是遠遠隔著些距離,但她仍看見了小姑娘臉上真誠的笑意。
寧曦華被她逗得高興,問她有什麼心願,她也隻是害羞的說想吃糖葫蘆,說她好久都沒吃到了。當時寧曦華就答應她,她下次來的時候一定給她帶糖葫蘆。
可等到寧曦華帶著糖葫蘆到了小春花的房間門口,卻發現屬於她的床已經空了。
一問才得知,小春花昨天病發,沒有救過來,已經去世了。
前不久才笑盈盈誇她好看的小姑娘,那麼生機勃勃,那麼活潑生動,現在就這麼沒了嗎?
她才6歲啊,她還沒有來得及吃上一串她心心念念的糖葫蘆呢!
寧曦華心中酸澀難言,她濕著眼眶,捏著糖葫蘆,在原地站了許久。
原來,無能為力的感覺是這樣的令人難受。
等她好不容易緩過來,去找在育安堂當值的徐太醫,又發現徐太醫正在搶救病人。
她在外焦急的等了半晌,徐太醫才一臉沉重的出來,表情甚至有些麻木。
寧曦華欲言又止,因為她剛剛從旁人口中得知,裏麵正在搶救的也是在育安堂負責治療的郎中。
徐太醫見她候著,表情似哭非哭,“下官無能,至今未能尋得治療方法。這已經是育安堂第二個因為感染上疫症而離世的郎中了。”
寧曦華沉默。
這些天天守在育安堂的郎中和大夫,每天都在近距離的接觸發熱的病人,為他們針灸、把脈、喂藥,因此感染上疫症的幾率也比他們這些在外發物資的人高的多。
可是至今為止,卻沒有一個郎中要求離開育安堂,或者是拒絕為病人治療。
其他聽見徐太醫話的郎中也紛紛停下了手上的工作,沉痛的向房內望去一眼,緊接著又馬不停蹄的趕向下一個病人。
她聽見有個正在煎藥的郎中,不停小聲的念著什麼,但那聲音在此刻有些沉寂的院內卻顯得格外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