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雪是一個父母恩愛,家庭幸福的女孩,從小就是一個陽光開朗的女孩。
小學時,學校組織了一次去孤兒院做義工的活動。她在那裏看到了那麼多雙含著期待卻又怯懦的眼睛,她的心一陣揪疼,也落在了那裏。
她有了每個月都用自己攢的錢買點東西去孤兒院看他們的習慣。有時候是筆,有時候是本子,有時候是小餅幹,有時候是小玩具。
她真心希望這些孩子和小小的她一樣,擁有她也擁有的,最終長成幸福的模樣。可是,每當他們問她“我的爸爸媽媽在哪裏呢?是我太吵了嗎,所以他們把我丟下了。”
賀雪這個時候再怎麼想大喊出聲,都隻能保持沉默。
喊出來,說什麼呢?
總是有那麼一些人,拿著上天賦予的權利肆意揮霍,並釀成的結果不管不顧。再氣憤,也隻能憤憤地說一句他們不配做父母!
並報警。罪名——遺棄罪。
賀雪在高中時,在一次平常的去孤兒院的路上。
立冬的時候,天總是很冷了,大風呼呼地刮著,像暴虐的瀕死猛獸,瘋狂咆哮,並總想帶走一些戰利品隨它去向遠方。
賀雪走著走著,發現垃圾桶邊有一個黑色塑料在不停地抖動,然後沒幾秒就安靜了。
賀雪忍著害怕,慢慢走過去,解開袋子,看見了一張憋的青紫,沒了呼吸的小臉。
賀雪馬上撥打了120。急救機器人來的很快,到場立馬判斷病人情況,給小孩做了人工呼吸。
當小孩的哭聲猛然響起,賀雪才猛吸一口氣,放鬆了下來。
急救機器人走後,賀雪打開防護箱將孩子抱進來,並調到飛行模式,飛快地趕往孤兒院。
孤兒院的院長帶著那個孩子去醫院體檢,回來告訴賀雪她去的很及時,孩子沒什麼大礙,她做的很好。
可是時間終將把一切虛假剖開,讓人們看到內裏的鮮血淋漓。
那個小孩變成了人們口中的小傻子。
院長安慰賀雪說,我們盡力做到自己能做的,就已經無愧於心了。我的好孩子,不要自責。
該痛苦悔恨的應當是那些輕視別人的生命、或輕視自己的生命的人。
我們內心的善良是讓我們變得更加強大去保護那些努力生活的人,而不是用來折磨自己的。
你已經做了你可以做的,我的好孩子。
賀雪沒有再去孤兒院,她開始拚命地讀書。
終於,在她三十五歲時,籌措到足夠的錢來到了孤兒最多,死亡率最高,卻又沒有一所孤兒院的火星,建立了火星孤兒院。
她也成為了一名院長媽媽,她告訴她收養的每一個孩子——“我就是你們的媽媽呀。媽媽會一直護著你們的,保護你們健康長大,送你們去讀書明理,送你們去做自己想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