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元成婚後第二天,劉單傳召李嚴道:“朕這次來益州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永安、江州這些地方朕就不去了。朕聽說叔至將軍最近身體欠佳,沒什麼大礙吧?”
李嚴答道:“臣專門派醫師前往,據說並不要緊。”
劉單點頭道:“叔至將軍乃我大漢名將,切不可有事。既然如此,朕準備回長安了,益州這裏就拜托正方先生了。”
李嚴挽留道:“陛下好不容易重返故裏,何不再待段時間也好休養一番?”
劉單笑道:“這次回成都朕休息了好幾天了,朕已經很舒服了。隻是目下大戰在即,雖說還有半年多時間可以準備,但為了做好充足的準備,朕希望盡量精細一些。”
正說著,門外張正走進來遞上奏表道:“陛下,南州霍弋將軍上表啟奏陛下。”
劉單接過看了一遍笑道:“看來朕還得在成都待幾天呢,紹先和關索已經從南州出發要來見朕,朕隻好在這裏乖乖等候了。”
李嚴大喜道:“這就是天意了,陛下是不是?”
劉單大笑道:“是。朕估計紹先他們還需五天左右才能到達成都,朕就趁機再休息一段時間吧。”
李嚴笑道:“這是臣的榮幸。”
通過在成都休整的這些日子,劉單對李嚴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也終於為什麼劉備會將他和諸葛亮並列成為托孤重臣了。
李嚴這個人除了性格有點高傲之外幾乎沒什麼缺點,做事情勤懇認真,而且嚴於律己,在益州甚有威望。
說到益州,原先困擾大漢最嚴重的一個內因是益州本土勢力的不服從。眼下這個問題不存在了,原因有兩點。一是劉單執行的“官二民八”政策,二是大漢朝廷離開了益州,益州本土勢力的負擔減輕了不是一點點,所以益州的百姓們較從前更擁護大漢。還有一點,劉單的大漢是從益州走出去的,換句話說益州是劉單的大漢的發源地,這也是非常光榮的事情。所以益州人民現在非常驕傲,以自己是益州人而驕傲。
當然了,自劉單離開益州以後,益州的曆任官員都勤於職守。比如李嚴,他對百姓們就很好,所以百姓們對他也是交口稱讚的。劉單已經決定,待消滅東吳之後將給予李嚴極高的榮譽作為表彰。
五日後,霍弋和關索風塵仆仆的趕到了成都覲見劉單。
劉單看到二人笑道:“你們大老遠過來辛苦了,其實沒必要專程趕來。”
霍弋笑道:“陛下好不容易來到益州,臣和關索自然要就近趕來向陛下請安。”
劉單道:“朕本來五天前就要啟程回長安的,得知你們來才等你們的。看你們兩個氣色挺好,朕也就放心了。”
霍弋道:“臣二人正當壯年,在南州也已經習慣了,謝陛下關愛。”
劉單道:“你紹先陪朕長大,關索哥哥就更不用說了,朕其實時時掛念你們,你們為了大漢遠離京師,身在異域,可一定要當心自己身子才是。”
關索道:“陛下放心就是。”
劉單接著道:“你們南州現在情況還好吧?”
霍弋稟道:“陛下知道,南州天氣炎熱,但是卻盛產糧食,各種農作物都長得極好。臣這些年儲備軍糧有點儲蓄了。”
劉單笑道:“你倒是慷慨,不過你也知道我大漢即將征伐東吳,你糧草若有富餘就多多支援其他地方。”
霍弋道:“南州的軍糧就是大漢的軍糧,臣不會掖著藏著的。”
劉單讚許道:“如此甚好。朕計劃若無大的變故明年開春先攻打東吳荊州,你和關索哥哥直接從交州進兵北上攻打荊州。李嚴大人從益州由西向東進發,朕親率大軍從北向南,三路合攻必定要戰勝東吳收複荊州。”
霍弋道:“三路大軍齊發有如巨石壓卵,東吳焉能抵擋?”
劉單道:“朕還是那句話,凡是行軍打仗還是小心謹慎為好,況且東吳陸抗並非無能之輩。”
霍弋道:“臣絕不敢大意。”
劉單道:“朕想你南州出兵五萬就夠了,其餘多的士兵還是繼續訓練,等之後攻取憚國、驃國等地。隻是攻取這兩個地方之後不宜再開疆拓土了。據朕所知,這兩個小國的西邊有一個貴霜帝國,國力強盛,非必要不要去招惹。當然了,如果他敢招惹我大漢,朕也不會聽之任之的。”
霍弋道:“臣謹記。”
劉單笑道:“好了,咱們該說的都說了,晚上一起用膳吧。明日朕啟程回京師,你們遠道而來在成都休息幾日吧。”
關索歎道:“好不容易見到陛下一麵,陛下那麼快就要走了。”
劉單道:“等天下一統之後你還擔心不能經常見到朕?”
關索笑道:“這倒也是。”
三人又聊了會,然後一同用膳,盡興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