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內容涉及計算機,如若不明並想略窺一二,請找度娘)
吳先生回答道:“‘程序世界’指的就是真實世界,這一概念,是改革開放後,從國外流傳到國內的概念,並迅速被國內的程序員接受。”
“‘程序員’這個概念也是和‘程序世界’一同傳入國內的。在此之前,國內的程序員自稱為‘道士’,而國外以歐美為例,程序員則稱呼自己為‘術士’或‘牧師’。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後期,英國的一位術士根據當時真實世界中流行的計算機以及程序的概念,並結合進化論的部分觀點,打破了腐舊的由封建社會流傳下來的神鬼理論體係,將真實世界描繪成由‘基本算法+結構體’、‘低級程序’、‘高級程序’、‘程序塊’、‘程序集’所形成的的‘程序世界’,這一概念不僅形容恰當,構思巧妙,也立即迎合了進入現代社會後的大部分西方原術士的支持,幾乎在數月之間,術士和牧師們便紛紛改稱‘程序員’。中國改革開放後,一經引入,也同樣得到了國內‘道士’們的支持,所以現在‘程序員’這種稱呼已經成為了一種全球趨勢。程序世界體係也幾乎已經完全取代了相關的神鬼體係,成為了主流。”
許仙聽得頭痛,雖然他是學計算機程序語言的,但是吳先生說的這些也忒抽象了,他唯一聽懂的一點,就是這位吳先生也許真的是程序員,隻不過他口中的‘程序員’概念有點複雜,不對,應該是更高層次的一種概念,不然自己一個計算機專業出身沒理由聽不懂啊。
吳先生繼續解惑道:“‘程序世界’這個概念之所以被眾多程序員接受,是因為它可以從很多細節上形象的表達出真實的世界。”
“以時間這個恒持續量的狹義角度上看,時間有三種狀態‘過去’、‘現在’和‘未來’,但如果從廣義角度去看,即把‘現在’這一刻無限縮小,那麼‘現在’其實就是一個中斷量,隻是為了區分‘過去’和‘未來’。所以從時間的宏觀角度劃分,一個真實的世界應該隻有兩種狀態,那就是‘已經發生的世界’和‘尚未發生的世界’!”
吳先生在這裏停頓了一下,等待著許仙消化著其中的信息量。
這段話許仙還是能聽懂的,雖然吳先生提出的概念有些奇特!
許仙點了點頭,示意自己還有腦容量可以繼續聽下去。
吳先生這才道:“在程序世界的定義當中,假設真實世界是最大的程序集,那麼‘已經發生的世界’會在時間和空間上留下一種類似於投影的備份,並被程序世界儲存起來。而‘尚未發生的世界’始終是一個恒未知量,恒未知量的定義就是允許主動或者被動的發生改變。”
“這些就是程序世界的主體定義,其衍生的相關定義還有很多。”
許仙忙問道:“那程序員可以做什麼?”
吳先生沒有停滯的回答道:“程序世界作為最大的程序集,它對於所有程序,不分低級還是高級,簡單還是複雜,都是父程序。這其中也包括程序員。但是程序員和一般的子程序不同的是,它能夠從程序世界這個父程序裏繼承一定的功能,即回到過去編修程序!”
許仙吃了一驚,疑惑道:“怎麼可能回到過去編修程序呢?已經發生的如何改變?”
吳先生笑道:“舉個例子,你大學期末考試考完後,會不會再看到你的試卷?”
許仙回道:“應該不可能,因為這些試卷都被送到檔案室封存了,一般的學生即便是申請查卷,也多半被駁回。”
吳先生微微點頭道:“‘已經發生的世界’就像是被封存到檔案室的試卷,程序世界的子程序們都沒有這個‘查卷’的權利,當然,除了程序員。”
“已經發生的世界雖然是一個不變量,但卻不是一個恒不變量,身為一名程序員,可以從程序世界取出過去的投影備份,並在不威脅到程序穩定性的情況下,做出一定的改變。”
程序穩定性?
吳先生不待許仙多想,又道:“程序穩定性在原來的中國神鬼體係裏稱作‘道’,萬物之道的‘道’。而從狹義層麵上講,它又可以被稱作程序容錯性!”
許仙突然聽到‘道’這個概念,不禁有些發愣。
“程序穩定性相對於程序世界,就相當於我們中國古代,‘道’在神鬼體係裏的重要性。”
‘道’這個詞在中國絲毫不陌生,在仙俠神怪小說裏不僅十分常見,甚至一些就是圍繞‘道’這個主旨而展開的,譬如著名的《封神演義》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