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資產嚴贇華
堅持啞鈴型策略,增配長久期利率品種及核心權益資產
2022年對於資本市場來說並不是輕鬆的一年,“股債雙殺”、產品淨值化、持續低利率環境等等衝擊下,大部分資管機構遭遇了不小的挑戰,但是保險資金作為期限長、體量大的資金類型,在投資上其獨樹一幟的戰略指導和配置安排,一些機構也精準預判和把握了市場節奏。
近日《對話資管30人》欄目專訪了太平洋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嚴贇華,嚴贇華表示,未來公司將以目標收益、FOF、股息價值策略為核心,在固收配置策略方麵,加大長久期利率品種的配置力度,同時堅守信用風險底線,注重資產質量、息票與期限的匹配。
中國太保集團2022年年報顯示,2022年中國太保實現總投資收益率4.2%,同比下降1.5個百分點,淨投資收益率4.3%,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截至2022年末,集團管理資產達27,242.3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7%,其中,第三方管理資產規模為6,979.47億元,較上年末下降11.6%。
目標收益、FOF、股息價值策略為核心
《對話資管30人》:請介紹下公司近期的發展情況和在運營管理上有哪些成績?
嚴贇華:這兩年公司主要聚焦於高質量發展,在這過
程中也在主動選擇一些賽道。目前,公司一些主動管理型產品規模已經突破百億,在行業內處於相對的領先地位。對於保險資管來說,相較服務第三方更多的是服務於保險主業、服務於母集團的投資需求,在第三方業務上,我們更注重的是獲取絕對回報而不是管理費。截至2022年末,太保資產的受托管理資產總額超過15000億元,我們更注重投資的結果,在這一點上我們與市場上許多資管機構存在巨大的差異。
基於這樣的第三方業務的基因,怎麼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我們希望把能夠真正獲取投資收益這部分的能力向市場發聲。從2012-2023年3月31日,太保資產的長期投資收益情況,跑贏同期滬深300全收益指數年化收益率超過6個百分點。
另外一點,去年四季度市場股債市場均大幅波動,各類理財產品的流動性受到了極大的考驗。作為開放式產品,應該是隨時隨地可以提現的,但實際操作中很多產品其實是有約定期限的,客戶的突發贖回要求解決不了。我們的貨幣產品去年也經受了巨大的考驗,作為真正的流動性產品,我們去年四季度產品規模也曾遭遇較大規模的贖回,我們也都成功應對。而這樣的產品流動性和管理能力,是市場上是相當少見的,這就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可能在市
場裏我們的收益並不是最高,但是我們產品的安全邊際是絕對高的,我們投的資產的安全性好、流動性好。
接下來我們關注的是怎麼穩定的投資收益持續下來,形成穩定的投資能力。我認為我們和基金公司的最大差異是把投資能力輸出,而不是把某一個基金經理輸出,我們的收益並不是某一個基金經理帶來的,而是一個團隊的能力和公司的能力。
《對話資管30人》:對於獲取穩定的投資收益,你們具體是怎麼做的呢?
嚴贇華:關於投資這一塊怎麼做起來、怎麼賺錢,其實都圍繞著我們的核心策略——股息價值策略,這也是我們公司堅持了十多年的長期策略。
股息價值投資策略是通過在權益市場中捕捉確定性現金流資產,可以在獲取權益市場beta收益的同時提供固定收益安全保障,形成了比權益投資更穩健、比債券收益更客觀的全天候替代方案,對穩健資金長期資產配置意義重大。在過去5年可比資管產品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股息價值策略相比純股、純債策略均具備顯著優勢。股息價值產品是公司發行的一款基於大賬戶主策略而形成的第三方權益型產品。產品運行的定位是尋找市場上低估值、高股息,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的優質上市公司,通過構建一個A+H優勢選股形成的高股息組合,來獲取長期穩健的投資
收益。
《對話資管30人》:公司當前以及接下來一個階段的發展策略是怎樣的,目前關注和推進的重點業務或項目有哪些?
嚴贇華:下一階段的主要發展策略是為客戶提供有價值的,穩定的,長期的主動管理策略建議和完善的事前事後的投研服務機製。不斷提升資產市場營銷內涵及外延的增長,持續優化質量結構,完成全麵質量轉型的同時保障規模及收入的穩步增長。
具體來看,在產品端,深度挖掘產品創新,提升核心策略單品規模,實現多個過百億級的核心策略單品,穩住收入基本盤;在客戶端,多層次新型客戶觸達模式,綜合性方案的數字化服務;此外,依托係統內高淨值人群,積累個人產品運行經驗,延伸養老金融服務範式。
未來幾年,可以在多樣化客群、助力實體經濟、改革及業務創新等三個方向上發力:1.將資產管理能力輸出到全市場;2.助力實體經濟的發展;3.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持續改革與開放的先鋒。
在重點項目上,以目標收益、FOF、股息價值策略為核心,繼續深耕保險、銀行兩大核心客戶群,加強與母公司協同,培育高淨值個人客戶群。
資管行業逐步形成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
《對話資管30人》:結合公司和行業情況談談,近幾年保險資產管理行業發生了哪些變化,負債端和資產端
各自出現了哪些新的機會和挑戰?
嚴贇華:挑戰方麵,一是市場化轉型的挑戰,保險資管最初服務於股東方,缺乏市場化業務。要認識到業務創新對提升行業競爭力的重要性,要重視思想創新、業務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發揮好保險資金的特性和專長,在投資模式、業務模式、合作模式上做出調整和創新。當前要把策略推向市場,就必須麵臨市場化轉型的挑戰;二是麵臨其他資管機構的挑戰,外資企業紛紛進入中國資管市場,會帶來相應衝擊。此外,銀行理財公司的成立也會對保險資管構成挑戰;三是公司治理方麵需要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