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他們又閑聊了一陣。
左不過就是問她們去京城做什麼,待幾天,準備哪天往回返,大潘甚至還熱情地詢問是否需要幫她們買回達州的票。
能回答的,喬星月都回答了。
但卻謝絕了幫忙買票的事,因為她自己也不知道可能會停留幾天。
後來火車又快進站了,大潘說有事再叫他,就起身忙去了。
蔣妍再次巡視下左右,“還是沒人好,安全。”
都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其實有時候也未必。
就比如在她頭頂的上鋪,此刻就有一雙耳朵,早已將剛才的一切都盡收於耳了。
在沒有電子通訊的年代,坐火車是一件很枯燥的事。
要不是需要過夜,喬星月甚至更願意坐硬板。
車廂裏形形色色的人多,自己沒熱鬧,看看別人的也好。
整整一下午,她和蔣妍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更多時候還是保持沉默。
直到晚飯後,大潘才送來幾張去年的舊報紙,她倆剛看了沒幾個版塊,就統一熄燈休息了。
整體來講,這一夜睡得還不錯。
轉天早上,大潘又特意送來了包子和小米粥。
她倆剛吃完沒一會兒,火車就停靠在了京城的站台上。
喬星月和蔣妍收拾好東西下車,對大潘進行感謝和道別後,跟著人流一起湧向了出站口。
今天的天氣不錯,相比達州灰蒙蒙的天,這裏倒是碧空如洗。
不僅氣溫要高出個五六度,關鍵是沒有像刀子一樣的寒風。
側耳
傾聽,天空中不時還能傳來陣陣的鴿哨聲。
再看站前廣場和幾十年後差不多,依舊人山人海,有區別的不過是來來往往的行人罷了。
“去哪,咋去?”
“跟我走,帶你坐辮子車去!”
所謂的辮子車,其實就是無軌電車。
它是由架空接觸網供電,電動機驅動,不依賴固定軌道行駛的一種電車。
由於脫線就會失去動力,所以線要一直吊在半空中,看起來就像人的辮子,這才故此得名。
喬星月帶著蔣妍坐上了103路,沒一會兒就抵達了動物園。
“我說你是不是坐錯車了?這附近也不像是有賣服裝的,看著還不如黑水路熱鬧呢!”
“呃……”
說真的,喬星月也有點兒懵了。
畢竟大服批既不是景點,也不伴有曆史事件,高考都不考的玩意,她不知道也很正常。
但是,她當時在做決定時抖了個機靈。
既然商場是在九十年代中期建成的,那前身總該有的吧?
例如賣菜的多了,就有了早市,早市規模越來越大,上麵就會考慮建立市場,正規劃管理。
而這個過程通常需要好多年,按理說她推算的時間線應該沒錯。
可這裏除了一所動物園之外,放眼全是一條一條的拐棒胡同。
哪有一點兒喧鬧市場的影子?
就在這時,從她倆身後飄過來一聲京腔,“姑娘,您二位是來倒騰服裝的,是吧?”
喬星月和蔣妍一起回頭望去,可看到說話的人,她倆
又不免驚訝到相互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