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鄭玉澤人還在住院,但他在這份企劃書上是真的下功夫了。
因為他提出的第一個異議,就是一個很細節的問題。
如果沒有全盤去捋流程的話,是絕對考慮不到此處的。
“小喬,你要蓋樓的這個想法很好,打破了工廠以往老舊形象的同時,又省錢又省地方。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你沒考慮到,那就是布料和成衣的搬運問題。”
廠子一旦開起來了,無論是布料,輔料,包括外裝袋以及商標,數量都要以萬來計。
如果把車間建在三樓四樓,那這些東西豈不是全要靠人來搬?
所以鄭玉澤認為,這種設計乍一看挺有好處。
但從長遠來看,這將非常地耗人工。
他能提出這樣的細微問題,讓喬星月感覺到很是欣慰。
她立刻翻了個頁,並讓對方仔細看她所指的地方。
“鄭大哥,關於這一塊我是這麼想的。眼前暫時還沒有能力建電梯,但我打算在樓層與樓層之間建滑梯,等廠子一旦轉周開以後,電梯馬上就安排,並且可以建在外部,這裏就是我預留出來的位置。”
喬星月的這個想法,是來自於多年以後的老樓翻新。
從九十年代開始,到兩千年代初,很多城市都蓋起了六層或者七層的住宅樓。
再過二十年,也就是2020年以後。
由於城區改造,像這種樓拆遷肯定是拆不起了。
所以上麵為了方便老舊小區的居民,有不少都是在外麵加
裝了電梯。
“目前沒電梯的時候,工人們可以用繩子將布料通過滑梯拉上去,雖然不如普通廠房方便,但我可以保證這種情況一定不會持續太久。”
“那成衣呢?也從滑梯上下來嗎?”
“對,假設我們讓三樓做製衣車間,剪裁好的衣服可以通過滑梯到二樓進行打包,最後再滑向一樓,直接上貨車或者進倉庫,徹底省掉搬運環節,用滑梯把每層樓變成流水線。”
“嗯,別說,這個辦法挺好,如果是普通廠房的話,還真就做不到。”
鄭玉澤說著,又往後翻了翻。
連看了幾個設計圖之後,他幹脆讓喬星月直接給他講。
哪裏有疑問的,回頭再一起討論就是了。
喬星月也覺得這樣更省時間,於是她便把自己想到的幾個小設計,通通說了一遍。
比如說,設計師們用的櫃子,她打算做成四米的間隔,這樣才夠寬敞。
而且她在和許婷研究之後,還特意將櫃子的開口方向調整到了正上方,方便拿取樣衣。
不過這樣一調整麻煩也來了,因為市麵上沒有賣的,隻能找木匠專門打一批。
“還有工作台,燈管,布線都是我們自己人設計規劃的,在這一方麵我打算多花些精力,無論是燈還是線全都買好的,質量必須過關,哪怕多花些錢也無所謂。”
“沒錯,這裏它存在安全隱患,半點馬虎不得。誒,小喬,你聽過一種叫……叫什麼D的燈嗎?小燈泡
很小,但是卻特別的亮,不光省電,環保,據說還不傷眼睛呢。”
鄭玉澤剛說到一半時,喬星月就已經猜到了。
“你說得是LED燈吧?那種燈確實很好,隻不過我找人打聽過了,京城,羊城,鵬城的燈具市場目前全都沒有,隻能暫時先用白熾燈了,等過幾年國內引進了,到時候再換也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