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雁回山的秘密(2 / 2)

三番五次的遇見,還真是有緣啊。

深聊之下,張魚了解到原來王大叉子和俏二娘都是洛陽人,他們是師姐弟。

俏二娘原名叫喬欣,王大叉子之前也不叫王大叉子,叫王仁澤。王仁澤是個官二代,父親是洛陽一個六品小官,因為不肯跟奸臣同流合汙為金人當內應,被人陷害滿門抄斬,是師父和師姐從法場救了他。

後來,洛陽陷落北方被金人占領,師父也死在了金人手裏,喬欣王仁澤師姐師弟就一路輾轉往南行,跟著一群南下的流民來到了建康府。這一路上倆人用武功保護著一群流民,也慢慢成了這群流民的領袖。

再後來,他們來到雁回山下時,遇上了這裏的土匪頭子王大叉子。王大叉子帶人想打劫結果被反殺,喬欣他們就上山收服上山土匪在這裏落腳,從一群流民變成了土匪。師姐跟師弟也日久生情成了夫妻。

王仁澤一個讀書人,加上出身官宦世家,一時不太能接受自己的土匪頭子身份,幹脆就繼續使用王大叉子這個名號。他們上山後立下了新的規矩,不再像之前王大叉子那樣打家劫舍禍害百姓。而是以打劫貪官和為富不仁的富豪財主,來維持山寨的開支。

那天,夫妻倆跑到土山鎮上上演了一出賣身葬夫的戲,就是想把李有財騙出鎮子綁架,好狠狠敲一筆贖金。沒成想,眼看成功之時卻被張魚給破壞了。

“原來是小弟一不小心,破壞了姐姐姐夫的生意,小弟在此賠罪了。”

聽了王大叉子夫婦的經曆,尤其是聽了他們上山後沒有禍害百姓,專幹劫富濟貧的事情,張魚對他們產生了一些好感。

“兄弟說哪裏話,所謂不知者不罪嘛。”

王大叉子雖然儒雅,但也豁達,可能土匪大當家當慣了,身上也有一股豪爽之氣。

“今天,弟弟給姐姐姐夫帶來了這個,就當是賠罪吧。”

說著,張魚再次掏出了那張雁回山布防圖,遞給了王大叉子。

王大叉子接過圖看了一眼,又遞給了俏二娘。

“弟弟呀,你這可是給姐姐幫了大忙了。你不知道,這個賈三以前是跟著被我們殺死的王大叉子混的,我們上山後他一直表現得很忠心,你姐夫就讓他當了山寨的三當家。誰知道,這賈三狗改不了吃屎,前些日子也不知收了野豬坡什麼好處,就偷了這布防圖帶著一夥人下山,去偷被野豬坡了。”

“他偷了這布防圖倒也不怕,可恨的是這個狼心狗肺,要投奔野豬坡。你可知道這野豬坡上是什麼人,那是一群給金狗當走狗的畜生。”

說起這事,俏二娘俏臉上鳳目圓睜咬牙切齒,看得出對金人和漢奸深惡痛絕。

從她的講述中張魚了解到,兩個月前野豬坡大當家黑豬,帶著一個叫賽罕合喜的金人來到山上,又是允諾封官又是給銀子的,想要勸說雁回山也給金狗賣命。

但他們沒想到,雁回山上的王大叉子早已不是以前的王大叉子,變成了跟金人和漢奸有深仇大恨的王大叉子。

結果就是黑豬和賽罕合喜都被羞辱了一番,王大叉子還把賽罕合喜的一個耳朵割了下來。

耳朵被人割掉,對於崇尚勇士的金人來說,這是極其大的侮辱。但由於金人的軍隊暫時還無法過江來到江南,賽罕合喜就想著利用被他收編的幾股土匪,來攻打雁回山報仇。但雁回山雖然不高卻地勢險峻,加上王大叉子和俏二娘利用山勢精心布防,讓賽罕合喜的人吃了一次大虧。

吃過虧的賽罕合喜不再硬攻山寨,聽了黑豬等人的勸說,收買了賈三讓他偷出雁回山布防圖。沒成想這賈三太貪,偷了布防圖後沒有直接去野豬坡,想著走時順便到土山鎮上撈一筆,結果栽在了張魚手裏。

要不是張魚抓住賈三送回了布防圖,雁回山很可能被偷襲落入金人和賣國賊之手。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是張魚挽救了雁回山。

“來人,擺酒,我要跟張魚兄弟痛飲一番,不醉不歸。”

王大叉子夫婦擺酒感謝張魚,雙方也算是不打不成交,一頓酒喝下來更是意氣相投惺惺相惜。

“兄弟,你是我雁回山的大恩人,以後用得著雁回山的地方隻管說話,我王大叉子保證毫無二話。”

張魚臨走時,王大叉子拍著他的肩膀,一遍遍叮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