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今夕何夕(2 / 2)

“好了,沒事了,你就先休息一下,明天繼續練功!”郭海峰看到小虎子沒什麼事之後,就是說道!

等郭海峰出去之後,郭小虎就開始整理自己腦海中混亂的記憶。雖然以前郭小虎也是經常暈倒,也是得到“郭海洋”部分記憶,但是這次不同以往,此時的郭小虎已經全盤的接受了“郭海洋”的記憶!

此時的郭小虎也是對自己的所處的年代也是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在這之前郭小虎隻是知道今年是清光緒二十四年,不過結合“郭海洋”的記憶之後,郭小虎同時也是知道了現在的西方紀元1898年,因為“郭海洋”的記憶中中日甲午海戰是1894年,而現在剛剛過去第四個年頭,郭小虎一算就是知道了,同時“郭海洋”的記憶還告訴自己今年好像還有戊戌變法和義和團起義,但是具體的時間也是記不得那麼清晰了,畢竟這“郭海洋”隻是對曆史感興趣,而不是曆史學家,隻是對曆史發生的大事感興趣!

不過,無論是戊戌變法還是義和團運動,這對生活在山東青州府東南山村的郭小虎,都是那麼的遙遠,所以,郭小虎對這些事不是那麼上心!但是,郭小虎通過記憶也是知道自此之後中國半個世紀都是處於戰亂之中,而對郭小虎來說自己現在唯一能做到的是就是等待明天好好練習形意拳,這可是自己以後的傍身之技!

在郭小虎堅定自我之後一段時間,郭小虎竟是再也沒有暈倒過,小虎的父親及哥哥郭大虎也是高興,在等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之後郭小虎依然沒有再次暈倒,再經過鄉村醫生的再三診斷無誤之後,郭家父子三人才是放心!

而,郭小虎從年之後,就開始跟著自己的父親和哥哥以及同村、附近幾個村的二十多個師兄一起學習形意拳,不過此時的郭小虎才剛剛九歲(虛歲),也是沒法練習高深的招式,就是不停的練習紮馬步和形意拳的基本站樁——三體式!

小虎也是知道“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的道理,這國術最是講求基本功的重要性,往往徒弟在跟著師傅學習國術的時候,先是紮馬步三四年之後才開始正式教授武藝,這其一就是要求練好基本功,當然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師傅通過這段時間觀察自己的徒弟,是否能吃苦,是否有悟性,是否值得托付衣缽!

郭小虎雖然從六歲就開始紮馬步,但是練習三體式也是從去年開始的,所以小虎還要一兩年之後才能練習形意拳的招式!

時間轉眼間就是到了農曆五月份了,這天氣也開始熱了起來!不過這毫不阻擋小虎練習武藝的熱情!自從小虎最後一次暈倒之後,小虎就是明白國術的重要性,畢竟這是“郭海洋”想學都沒有門路的,所以成了郭家小院之中最早起來的人!

今天,小虎依然是第一個起床。隻見,郭小虎來到小院之後,就是麵朝南方,雙手相抱,頭往上頂,開步先進左腿。兩手徐徐分開,左手往前推,右手往後拉,兩手如同撕棉之意。左手直出,高不過口,伸到極處為度。大指要與心口平,胳膊似直非直,似曲非曲,惟手腕至肘,總要四平為度。右手拉到小腹肚臍下,大指根裏陷坑,緊靠小腹。左足與左手要齊起齊落,後足仍不動。左、右手五指俱張開,不可並攏,左手大指要橫平,食指往前伸,左、右手大二指虎口皆半圓形。

隻見,小虎兩眼看左手食指梢。兩肩根鬆開均齊抽勁,兩胯裏根亦均齊抽勁,是肩與胯合也。兩肘往下垂勁,不可顯露,後肘裏曲,不可有死彎,要圓滿如半月形。兩膝往裏扣勁,不可顯露,是肘與膝合也。兩足後跟均向外扭勁,不可顯露,並與兩手之互拉相應,是手與足合。此之謂外三合。肩要摧肘,肘要摧手,腰要摧胯,胯要摧膝,膝要摧足。身子仍直立,不可左右歪斜。心氣穩定,則心與意合。意要專凝,則意與氣合。氣要隨身體之形式自然流行,不可有心禦氣,則氣與力合。如此,則陰陽相合,上下相連,內外如一,此謂“六合”。實則內外相合。亦即陰陽相合,三體之內勁因此而生。

就在郭小虎站了半個時辰之後,東方的太陽才是緩緩的升起,在旭日離開海平麵之時,小虎就是感覺到東方有股紫氣散開,小虎就用鼻腔緩緩的吸入胸腔!這就是難得的“紫氣東來”!

此時的其餘師兄也是洗漱完畢,開始練習,小虎見此就是連忙收功!郭海峰見到小虎這麼勤奮就是欣慰的點點頭,這小虎子自從不暈倒之後就是更加懂事了,練習武藝也是更加勤奮了!

“當當——”就在郭小虎師兄們準備練習武藝的時候,就是有人在用力的敲打郭家的大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