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十一天(1 / 2)

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李易安不知道是不是墳墓,但婚姻卻實實在在是李易安的禁錮。

從前的花前月下,海誓山盟,天長地久,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都變成了對現實的嘲諷。

中國人向來重視節日。

隻是近幾年口罩戴的,讓各種節日也失去了本該有的熱鬧,李易安很久沒有回過家了,媽媽經常打來電話,重複的關懷,重複的叮囑,不厭其煩的關心,從沒有說過一句想念,但是李易安能明白電話那一端的媽媽。

都是當了媽媽的人,李易安知道母親對孩子的關心和付出,從來是沒有理由也不計較回報的。

工作和生活中的瑣事把李易安禁錮在家庭為圓心的一方天地,直徑竟然都無法到達娘家。

媽媽總會問李易安最近忙不忙,過的怎樣。

有的時候李易安很想跟媽媽吐槽工作和生活上的不愉快,可是每次話到嘴邊都被生生咽了回去。

報喜不報憂是每一個合格的子女該有的修養。

今天被一個無理的客戶鬧過以後,李易安再一次萌生了辭職不幹的想法。

李易安蔫頭耷拉腦的給同事小波發去消息:

“閆越今天中午又來了。”

“???!!!啊?他又來幹什麼啊?”小波緊張道。

也難怪小波緊張,閆越不是一般人,而是長春地區讓所有金融從業者聞風喪膽的存在。

此人常年混跡各大銀行,認識每個銀行消保管理人員以及支行負責人。

對於銀行業務比很多老員工還精通,沒有人知道他的工作是什麼,業內傳說“培訓”金融從業者就是他的工作。

每逢節假日及銀行重要日子他是必會到位的,用他的話來說就是:

“平時我還不來呢。”

閆老師最擅長的就是投訴,每次來之前都會提前給李易安透露一點消息,任是李易安做足功課,可是基本每次都無法應對,統計下來,交手這麼多次,李易安沒怎麼贏過。

平常的投訴也就罷了,大不了行裏投訴行裏解決,可是閆老師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要投訴咱們就整大的,輕則銀監局,人民銀行,重則總理留言。

真是讓人又惱又慌。

行長出麵也沒有辦法,最後見李易安情緒不好,反而變成了安撫李易安:

“咱們不能跟閆越一般見識。”

“是。”李易安蔫了吧唧的回著。

“他是殘疾人,弱勢群體,在社會上沒有什麼存在感,這樣做隻是在給自己找存在感而已。咱們都是健全人,不能真的跟這種人一般見識的。”

“嗯,我明白領導。”李易安不願意在領導麵前說太多,有的時候說的太多怕領導多想,不如聽話照做來的效果好,李易安不想讓領導覺得自己是一個無法自我調節的人。

不過李易安並不覺得閆越是一個弱勢群體,他明明那麼聰明,總能找到別人說話的漏洞,其實他比營業廳裏的任何一個人都要更聰明。

弱勢群體是李易安這些敢怒不敢言的服務人員。

而閆越這樣做的原因,李易安總結為:懦弱者的殘忍。

很久以前李易安就聽過這樣的一個言論,那就是人之初,性本惡。

如果沒有法律道德的約束,人類社會不會發展至今,每一個人都更加願意看到的是人無我有,敵弱我強。

那些人更願意看到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別人也得不到,自己身體不好別人比自己更悲慘,刀子劃在別人身上總比在自己身上更刺激……

而閆越隻不過找到了合理合法的渠道來發泄自己對這個世界的不滿。李易安等人隻是他世界中的配角,怎麼會贏呢。

想到當初,自己明明不是學金融的,卻一腳踏進銀行的大門,到如今每天崩潰的邊緣遊走,李易安不是沒有過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