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牧雲借口說,“今日運河橋上的事已經傳遍了,故而司某剛下職便托人打聽到了此處,司某力微,但聽聞秋災一事也大為震驚,故也想盡一份力,看看老婦人需要什麼。”
顯然這個理由不夠充分,但李扶月對於司牧雲不想去細究什麼,她說明自己的來意後,便要帶著老婦人去丞相府見李丞相。
司牧雲站出來說,天已經黑了,要送她們到丞相府。
李扶月沒有拒絕。
路上,司牧雲騎馬與李扶月的馬車並行。
他試探的問轎裏的李扶月“不成想今日那麼多人,最後竟隻有李小姐挺身而出救了老太太,李小姐俠義心腸,實在讓司某刮目相看。”
李扶月覺得俠義心腸四個字過於誇大了,她隔著窗簾回道“俠義二字過重,對於扶月來講,我們受百姓供養,自然要憂百姓所憂之事,更何況父親身為一朝丞相,對待這樣的事,怎可冷眼旁觀。”
馬車很快到了,李扶月二人下了馬車,進門前司牧雲又叫住了李扶月。
“李小姐,若李小姐不是丞相之女,隻是尋常百姓之家,遇到今日之事,又會如何。”
李扶月思考了一會,轉頭向司牧雲說“若我不是丞相之女,那麼就同司公子所言,即使力微,但也想成為一個有著俠義心腸的人。”
司牧雲遠遠拱手“期待李小姐能成為那樣的人。”
李扶月把老婦人直接帶進了李丞相的書房。
老婦人看見了李丞相,就要下跪,李丞相趕緊扶住老婦人,“老夫人別拜,我受之有愧。”
老婦人雙眼含淚,雙手合十放在胸前,“丞相大人,求您為我們薊縣人民做主,救救我們吧。”
李丞相將手背在身後,“老夫人你說你有投名狀,可帶來了?”
“帶來了”
“那你便先將投名狀交給我,待明日朝堂之上我好呈給聖上,為你們做主。”
老婦人一聽李丞相上來就要投名狀,便想起恩公崔剛交代過她的“到了京城,誰也別相信,若非是升堂開衙,無論是誰讓你交出投名狀,都別交。”
老婦人十分相信崔剛的話,於是便回絕了李丞相,“若非是升堂開衙,民婦是不會把投名狀交出來的。”
老婦人一說出這話,李丞相眼中就透出了審視,“老夫人,方才這話,可是有人交代你的?”
老婦人嗬嗬一笑,“哪有什麼人教過我,都是我老婆子自己的意思。”
李丞相猶豫著,“既然老夫人不願交出投名狀,那就容我明日先秉明聖上再作定奪吧。”
李扶月聽著李丞相剛剛的話,感覺似乎父親不太願意向皇帝秉明情況。
為了保證老婦人的安全,李扶月向李丞相請求將老婦人安排在李府居住,李丞相同意了。
臨走前,李扶月看著李丞相,“父親明日會向聖上秉明情況的是嗎?”
李丞相麵上有些詫異,但很快又換上笑容“月兒何出此言?為父自然會如實秉明。”
李扶月點點頭,“月兒告退。”
第二日朝堂之上
眾大臣佇立在大殿中,太監將大臣的奏折一一收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