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秦後一百年(2 / 2)

最後,老人千恩萬謝過後,才收下了這一小袋糧食,昨晚的時候,於天鵬沒敢多拿,因為東西太多一定會引起老人的懷疑,自己隻是背了個大包來的,哪能放下那麼多東西。

吃過早飯後,於天鵬跟老人說了一聲,就獨自一人去了街裏,他想了解一下,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年代。

來到街上,於天鵬看到熙熙攘攘的“古”人群,不禁感慨萬千,幾天前還生活在現代都市的他,一轉眼就來到了平時隻能在電視中看到的世界。

打量四周的於天鵬也不禁再想——自己該怎麼去弄“錢”呢?

放眼望去,這條街上大多是一些酒家、鐵匠鋪、豆腐坊之類的場所,這些地方沒有什麼賺錢的可能,他倒是想到了“當鋪“,如果自己從胖子那拿些玻璃杯什麼的,在這個時代,應該能賣個好價錢吧,但是走了整整一條街,他也沒有發現這樣的場所。

不一會,於天鵬看到城門口聚集了很多的人,圍在了一起看著路邊的一塊木板。

於天鵬走進一看,發現是個告示榜,但上麵的文字他是一個都不認識!

“誒?這位大哥,告示上寫的什麼東西啊?”好奇的於天鵬問著旁邊的一個中年人。

“哦?你說這告示啊,上麵是郡城陳府的懸賞榜文,陳老爺老來得子,可那孩子近日生咳不止,找了多個郎中也是無濟於事,這不,陳府通過官府下了懸賞榜文,能醫治小兒者,賞金十益!”中年人向於天鵬解釋道。

“黃金十益?錢很多嗎?”於天鵬疑惑的問道,曆史學的不好,他根本不知道對方說的“益”是什麼計量單位!

“閣下不是中原人吧,怎會對此毫無概念,這一益黃金百石糧!你說多是不多?可誰又這個能耐啊,聽人言,那小兒得的是‘雞咳’之症!根本無藥可救啊!”中年人打量了一下於天鵬,小聲的向他解釋了一下。

“雞咳症?”於天鵬不禁有些莫名其妙,怎麼到了這個時代,別人的話總是那麼難懂,看來自己還要適應一段時間啊。

同時,他也積極的算著這“十益”黃金到底是多重的重量,在他的記憶裏,古代黃金和白銀不都是論兩的嗎,他還是頭一次聽過“益”這個單位。

其實,於天鵬並不知道,在古代的秦朝,黃金的計量單位就是“鎰”,“鎰”與“益”相通,一“益”大概是現代的二百五十克左右,即五兩!在這個時代,也已經出現了“兩”的計量單位,隻不過告示為了彰顯金額之大,就用了“益”這個單位。

一“兩”的黃金等於十“兩”的白銀,秦始皇時期沒有白銀這種貨幣,但是經過了百年的發展,貨幣需求下,這種金屬登上了曆史舞台,同時,一“兩”的白銀等於一“貫”錢;一“貫”等於一千文錢,這就是這個時代的貨幣製度。

但目前的於天鵬對所謂的“十益”黃金,並沒有概念,他隻是想著中年人所說的“雞咳之症”。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