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安全感,孩子就會有好表現(1 / 2)

◎有了安全感,孩子就會有好表現

父母對孩子的陪伴,要著眼於營造讓孩子有安全感的氛圍,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這會影響他長大後的人格建立和性格培養。

安全感是孩子的基本心理認識之一,它的建立,需要父母的有效陪伴。

其實,很多家長陪伴孩子所花的時間並不少。相關調查顯示,超過58%的父母願意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工作日和周末分別達到平均3.7、9.2小時。

隻是,在這麼多的時間裏,父母能否觀察到孩子的心理安全需求?或者說,這隻是例行地“陪著”孩子消磨時光?

辨別陪伴是否有效,有沒有給孩子帶來安全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標準。有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可能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幼兒時期安全感的建立

程安是個5歲孩子的媽媽,沒有孩子之前,如果丈夫有事不在家,她晚上都要開燈睡覺。

“我怕鬼。”程安有時這樣說,但很快又苦笑不已,“我知道世界上沒有鬼,但心裏就是緊張,不敢一個人睡。”後來,她仔細想想,這大概源於她小時候的經曆——父親曾在夜裏將她丟在家裏出去打牌,她一路追到棋牌室,站在外麵等了父親一個晚上。

父母離婚後,母親經常上夜班,沒法照顧孩子。程安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就會開著燈,抵抗心中的恐懼。直到程安結婚後有了自己

的孩子,她才慢慢克服了這種恐懼,因為她有了要保護的對象。

幼兒期的經曆,影響我們成年後的安全邊際認識。很多人性格敏感、膽小,容易恐懼且患得患失,往往源自小時候安全感的缺失。

有些家庭仍處於傳統的親子關係中,就像一句古話所說的“抱孫不抱子”。祖輩選擇向隔代孫輩釋放出愛意,但在教育自己的兒女時,卻總要保持威嚴的父母形象。

這種做法也曾在西方流行過。美國心理學家華生是行為主義的倡導者,他認為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源自對食物的需求,隻要保障年幼的孩子能夠吃飽、穿暖就好,不能與孩子過度親密,不然會導致孩子依賴性過強,不利於他的成長。

20世紀三四十年代,這種理念一度影響了許多家庭。人們反對溺愛孩子,不想孩子因依賴父母而變得沒有出息,因此遏製了與孩子的情感交流。但結局是什麼?華生的三個孩子全部患有抑鬱症,其中兩個孩子多次試圖自殺,長子因此去世,幼子選擇流浪,一輩子隻能靠親人的接濟過活。

這是因為孩子的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他們從幼年時期就需要建立的心理安全感,並沒有從身邊最重要的人——父母身上得到。

判斷是否有安全感的兩個特征

判斷孩子是否有足夠的安全感,可以從兩個典型的方麵觀察他的選擇,這可以作為判斷孩子是否缺乏安

全感的標誌。

我有兩個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一人習慣自己解決,從不依靠家裏;另一人則習慣給家人或朋友打電話求助。

後者很羨慕前者,經常說:“你這樣太酷了,我也想有你這樣成熟的經驗和強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