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會給你動力
敢想是敢做的前提與基礎,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隻有邁出這一步,你才有機會施展才能,獲得成功。
時間的腳步真是飛快,一轉眼到了21世紀。人們的生活可以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常聽老人講,將來的生活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現在不但實現了,而且當今社會的資訊異常發達,手機已經很普遍了,電腦已經走入了尋常百姓家。這在過去恐怕是人們想都不敢想的。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神舟六號”宇宙飛船已經飛上了天,國家的綜合實力得到了進一步加強。這一切的一切在過去也隻是人們的一種美好的幻想而已,如今卻都變成了現實。誰能否認今天的這一切不是以“敢想”作為前提的呢?
成功人士與失敗人士之間的差別就在於:成功人士具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他們敢於直麵困難,敢想敢做,能用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豐富的經驗來支配和控製自己的人生。失敗者剛好相反,他們的人生是受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所引導和支配的。希望人們都能睜開心靈的雙眼,努力發現周圍美好的東西,不斷挖掘自身的潛力,敢於大膽地設想自己的目標,並不斷為之努力,這樣你一定會有美好而充實的人生。
誠然,如今世界上的窮人確實太多了,他們大多數隻是甘於過窮日子,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為什麼
這麼窮,從來沒有人站出來說一句:窮,也要站到富人堆裏。他們沒有認清自己還有選擇成功的餘地。
然而,我們每天聽到的卻是這樣的話:“我很喜歡那個東西,但是我買不起。”“我買不起”,“我花不起”。沒錯,你是買不起,但不必掛在嘴上。如果你不斷地說“我買不起”,那你一輩子真的會這樣“買不起”下去。選擇一個比較積極的想法,你應該說:“我會買的,我要得到這個東西。”當你在心中建立了“要得到”、“要買”的想法,你就同時有了期待,心裏就有了追求它的激情。千萬不要摧毀你的希望,一旦你舍棄了希望,那麼你就把自己的生活引入了挫折與失望。有一個一文不名的年輕人,他說:“總有一天,我要到歐洲去。”坐在旁邊的朋友都嘲笑他太天真,20年之後,那個年輕人果然帶著妻子去了歐洲。當時他並沒有說:“我想去歐洲,就怕我永遠花不起這筆錢。”他心懷希望,希望就給了他動力,促使他為了要去歐洲而有所行動。假如你說:“我花不起。”那麼一切就會停頓,希望沒有了,心智遲鈍了,精神也喪失了,久而久之我們就會讓自己相信事情是不可能的。而如果我們懂得運用“選擇的力量”,則能帶給我們希望和勇氣,使我們能夠力行不輟,去獲取我們真正想得到的東西。
也許你曾
聽過這麼一則寓言故事:過去在同一座山上,有兩塊相同的石頭,三年後發生截然不同的變化,一塊石頭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而另一塊石頭卻受到別人的唾罵。這塊石頭極不平衡地說道:“老兄呀,在三年前,我們曾經同為一座山上的石頭,今天產生這麼大的差距,我的心裏特別痛苦。”另一塊石頭答道:“老兄,你還記得嗎,在三年前,來了一個雕刻家,你害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你告訴他隻要把你簡單雕刻一下就可以了,而我那時想象未來的模樣,不在乎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所以產生了今天的不同。”兩塊石頭之所以最終有如此大的差別是因為一個是關注想要的,一個是關注懼怕的。過去的幾年裏,也許同是兒時的夥伴、同在一所學校念書、同在一個部隊服役、同在一家單位工作,幾年後,發現兒時的夥伴、同學、戰友、同事都變了,有的人變成了“佛像”石頭,而有的人變成了另外一塊石頭。
假如有一輛沒有方向盤的超級跑車,即使有最強勁的發動機,也一樣會不知跑到哪裏;同理,不管你希望擁有財富、事業、快樂,還是期望別的什麼東西,都要以一種敢想敢做的勇氣去實現它。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做不到的事情,隻有想不到的事情,隻要你敢想並下定決心去做,你就一定能得到。
洛克菲勒在他
還一文不名的時候曾說過,“有一天,我要變成百萬富翁。”他果然實現了願望。所以,你應該了解:一切你想要得到的東西在還未實現之前,本來都隻是一些想法。你的經濟情況也一樣,先要有想法,然後才會變成現實。想法改變了,外在改變也會隨之而來,這可是一條永遠不變的法則。如果你經常說“我付不起”、“我永遠得不到”、“我注定是受窮的命”……那你就封閉了通往自謀幸福的路。隻有不時進行選擇性的思考,才會改變想法和現實。必要的時候,不妨運用一下想象力,你會發現:以前不敢奢望的好運會降臨,生命會有轉機,你的生命會出現一種嶄新的麵貌。
敢想是成功的第一步,有了一個美好的理想之後,接下來就要用積極的心態和行動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否則你的理想就會化為華麗的泡沫轉瞬即逝。敢想敢做會使你施展全部力量,盡力而為,超越自我,使你把畢生的能力發揮到極限,排除一切障礙,使你的生活更加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