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給予(1 / 1)

第五章

給予是一種向上的工作力量

給予,對自身來說是某種意義上的虧空和缺失,但對他人卻是圓滿和豐富,甚至是拯救,這樣就使給予本身有了深刻的內涵和崇高的境界。在平淡的日子裏,不要吝嗇給予之舉,正如古語所說“好事多做,莫問前程”,隻要我們抱有給予的心態,不管是在工作上,還是在生活上,都會體會到“給,永遠比拿快樂”。

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給予

人生的價值好比一盞燈。燈在它短短的生命力點亮世界,照亮人生,勇於奉獻,實現了自己的價值。我們的人生在蒼茫的宇宙中也隻是短短的一瞬,然而,要讓我們的生命在這一瞬像燈一樣發出耀眼的光芒,就必須要用一生的奉獻來實現人生的價值。

人對人生價值的追求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對於物質利益的追求,也就是這一層次的人把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定位於最大限度的對物質利益的享有;第二個層次的人的人生價值就取向與對社會尊嚴、社會名譽和社會地位的享有;而第三個層次的人把人生的意義定位於對社會道義的享有,這樣的人會處處為別人著想,不論什麼時候都會自覺地把實現他人的實際福祉作為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現實生活中,要實現他人給予的社會尊嚴、榮譽、地位等利益,就必須為他人的實際福祉做出貢獻,就必須要做出自

己的付出。

可見,名利實現的層次是對物質利益實現的層次的一種超越;道義實現的層次,也是對名利實現的層次的一種超越。而這每一個層次的超越,都是精神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

要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承認,要獲得更多的名譽和尊嚴,就必須為他人和社會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要有更多的創造,更多的成就,和更多的付出。

一個人生命的價值不在於你擁有了多少,而在於你奉獻了多少。燈的價值就在於它無私的奉獻,我們是否應該學習燈的精神呢?更多的為別人付出,來實現你的價值呢?

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就如那長明的燈——隻要你肯奉獻,那麼生命便是可貴的,每個人隻擁有一次。生命是永恒的,因為它與民族為正義、為真理、為理想而輝煌。

有一位信徒在佛殿禮佛後,信步到花園散步,碰巧看到園頭(負責園藝的僧人)正埋首整理花草。隻見他一把剪刀在手,此起彼落,將枝葉剪去,或將花草連根拔起,移植另一盆中,或對一些枯枝澆水施肥,給予特別照顧。信徒不解地問道:“園頭禪師,照顧花草,你為什麼將好的枝葉剪去,枯的枝幹反而澆水施肥?而且從這一盆搬到另一盆中?沒有植物的土地,何必鋤來鋤去?有必要這麼麻煩嗎?”

園頭禪師道:“照顧花草,等於教育你的子弟一樣,人要怎麼教育,

花草也是。”

信徒聽後,不以為然道:“花草樹木,怎能和人相比呢?”

園頭禪師頭也不抬地說道:“照顧花草,第一,對於那些看似繁茂,卻生長錯亂,不合規矩的花,一定要去其枝蔓,摘其雜葉,免得它們浪費養分,將來才能發育良好;就如收斂年輕的氣焰,去其惡習,使其納入正軌一樣。第二,將花連根拔起植入另一盆中,目的是使植物離開貧瘠,接觸沃壤;就如使年輕人離開不良環境,到另外的地方接觸良師益友,求取更高的學問一般。第三,特別澆以枯枝,實在是因為那些植物的枯枝,看來已死,內中卻蘊有無限生機。不要以為不良子弟,都是不可救藥,對他們灰心放棄,要知道人性本善,隻要悉心愛護,照顧得法,終能使其重生。第四,鬆動曠土,實因泥土中更有種子等待發芽。就如那些貧苦而有心向上的學生,助其一臂之力,使他們有新機茁壯成長!”

信徒聽後非常欣喜地說道:“園頭禪師,謝謝您給我上了一課育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