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對待別人不知感恩的行為(1 / 1)

怎樣對待別人不知感恩的行為

生活中你為別人做了好事有時候卻難得到真誠的感恩,如果你每付出一點都希望得到別人的感激的話,那你將惹來無盡的煩惱。

呂女士認為自己太倒黴,總是遇上忘恩負義的白眼狼,先說她的先生。先生是搞科研的,為了工作常常是廢寢忘食,家務活、照顧老人、孩子的事,半點兒也指望不上,為了支持先生的工作,呂女士一狠心,就把工作辭了,回到家裏當起了全職主婦。這個犧牲夠偉大的吧,但先生卻似乎一點也沒有被感動,還反過來指責呂女士越來越俗氣了。再說,二號樓那對小夫妻,他們之所以能在一起,那全是呂女士的功勞,紅線是她牽的,矛盾是她調解的,兩家父母鬧意見還是她勸解開的,結果呢,這對小夫妻有了矛盾才來找“呂姨”,沒事兒時就把呂女士丟在一邊。呂女士一想起這事兒,就氣不打一處來,但更可氣的還在後頭呢。今年春天的時候,丈夫的一個遠親的孩子要跨學區轉學,因為知道呂女士有點門路,所以就千求萬請的,礙於情麵呂女士隻好披掛上陣,沒想到接收學校的管理太嚴格,呂女士費盡千辛萬苦,求爺爺、告奶奶地折騰了幾天事情也沒辦妥;而那位親戚一聽事兒沒辦成,臉立刻拉了下來,對呂女士的苦心沒有半句感謝。不僅如此,那位親戚還到處說呂女

士虛情假意,不地道。呂女士不但沒得到感激,還落了一身不是,她這一氣就病了一場,病好後,她逢人就說:“現在的人都是狼心狗肺,以後啊就自己管自己,別人的事兒啊我再也不跟著瞎忙了!”

呂女士的委屈確實可以理解,她熱情地付出,熱心地幫助別人,但她的努力似乎都白費了,她沒有得到任何一個人的感恩。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再想一下,我們每個人每天的生活都在仰賴著他人的奉獻,那麼,在抱怨別人不知感恩的時候,我們向幫助過自己的人表達感激之情了嗎?呂女士如果仔細想一下就會知道了,生活中也曾有許多人曾經給過她無私的幫助,隻是她忘記了這一點。

世界上最大的悲劇就是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沒有人給過我任何東西!”說這種話的不論是窮人或富人,他的靈魂一定是貧乏的。人們總是這樣,對怨恨十分敏感,對恩義卻感覺遲鈍,所以下一次當你要怨恨別人的忘恩負義時,先想想自己是否做好了這一點。

老薑是個小肚雞腸的人,至少鄰居們都這麼說,他幫人做一點事,就得意得不得了,人前總要提幾次,人家要是忘了說謝謝,他就得生幾天氣。可是如果是人家幫助了他,他就會患上一種健忘症,事情一辦成,立刻就把辦事的人忘了個一幹二淨。前兩天,田先生就被他給氣壞了。老薑的一

個親戚來找老薑,說想要去農村收購出口山菜,但是得找一個進出口公司接收,親戚問老薑有沒有這方麵的門路。老薑一想,三樓B門的田先生不就是在進出口公司上班嗎?於是他就讓親戚回家等著,自己買了兩瓶酒就去找田先生,田先生見是街坊來求自己就盡心盡力地把這事辦成了。事一辦成老薑立刻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看到田先生就趾高氣揚地喊一聲“小田!”對山菜合同的事竟提也不提,回頭還對街坊吹噓自己神通廣大,田先生被氣得幾天吃不下飯,一提老薑就一肚子火。

其實生活中像老薑這樣的人並不少見,他們有時會有人庇佑,而威風一時。不過由於此類人多半專橫、自私,隻知從別人身上得到好處,卻不知回饋,而不受歡迎,短視近利的後果,往往令幫助他的人感到失望,不再給予支持。這類人多半自以為是,從不考慮自己的責任,老是認為別人在算計他,對他不懷好意,想要陷害他。

消極的心態會使這類人離開對他有利的人,而和同類型的人在一起,然後逐漸深陷其中而無法自拔。

大多數人都是這樣:隻注意到自己需要什麼,卻忽略了這些東西是從哪裏來的。所以抱怨別人的不知感恩,還不如先培養自己感恩的心。不要總計較別人欠你多少,在你以自己的成功為榮時,應該先想想自己從別人那裏接受

的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