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兩個字,並不用做太多的解釋,因為他原本就簡簡單單。
之所以這麼難,是因為長大後成年後,原本簡單的事情也變得複雜了。
馮笑笑自打學前班開始便一直居住在親戚家,雖然親戚對他都還不錯,但敏感的內心使得他無時無刻都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
從無人分享到不想分享,從無所依靠倔強到不需要依靠,他花了整整6年的時間。
直到六年級這一年,他的內心才稍微得到一丁點的釋放,因為這一年,他回到了家中,開始走讀了。
原本調皮搗蛋的性子經過了6年的磨練,已經變得內斂許多。
有時候連他也分不清,自己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性格?
對待父母時,冷靜,冷漠,冷淡,不愛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愛表露自己的感情,與家人生分了許多,看起來都不像一家人。
在親戚麵前,他也是個乖巧的孩子。
但到了同齡人麵前,他又是另一個模樣。
他有了自我,自主,乃至自尊。
在他的心中,父母,親戚,老師,長輩,這些與他都是不平等的關係,不知道是輩分的原因,還是心中的那份隔閡,讓得他不能夠把帶有這些身份的人當做是朋友。
王笑笑大多數時候都喜歡獨處,不太愛說話,也不太愛表露自己的想法與需求。
有時候他還安慰自己,或許這就是不爭的境界。
上了初中後,他仿佛有一種不太理想的感覺,像是剛從一個深淵爬上來,然後又掉到了另一個深淵中。
這種感覺很難受,他所就讀的中學在另一個鎮上,因為距離的原因,他需要住宿。
由於當時的學校條件並不是很好,一個宿舍住了18個人,僅僅隻有一個衛生間,冬天沒有熱水,夏天也沒有風扇。
剛開學的第1天,父親送他到學校,臨近傍晚,到了學校吃晚飯的時候,也到了父親該回家的時候。
他獨自一人,打了一碗熱騰騰的飯菜,說不上好吃,也說不上難吃。
因為他吃第1口的時候,就被燙到了舌頭,望著父親離去的方向,順著那個熱勁,眼眶的淚水也忍不住的流了下來。
由於當時食堂有不少人,他也隻能夠強裝鎮定,張著嘴巴對著舌頭,扇了扇風。
以此來表現被燙到的自己。
環顧四周,那種陌生的恐懼感讓他很不適應,看著碗裏剛打的飯菜,不知道怎麼的,突然就飽了,沒有一點胃口。
他將飯菜倒在了食堂門口的大桶裏,故作姿態的洗了碗,還在臉上弄了點水。
然後便站在了空曠的籃球場上,他滿是不知所措。
望著天空中那一輪孤月,此刻他不禁感歎:“我好想回家!”
還沒有傷感多久,便響起了一陣刺耳而又麻木的鈴聲,根據下午班主任和父親的告誡,他知道晚自習要開始了。
來到一個陌生的班級,其實也不算完全陌生,至少同班中,有兩個是他的親戚,按照年齡算,都是他的表姐。
隻可惜,他不善言談,不善表露自己的情緒,與兩個表姐之間的關係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