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年前,有一座巨大的在海上移動的船艦,它很大,大到可以容納下一個小鎮,人們稱它為歸寧灣。
歸寧灣是渡之魔神所製造出來的,專門用於救濟一些因地上的魔神戰爭而流離失所的人們,他給大家提供庇護之所,人們自然而然地信仰他。
那位魔神十分親民,吃的是最普通的食物,用的也是粗布衣服。
沒人知道這位渡之魔神叫什麼,但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為船主,小孩子呢,則喚他為大哥哥。
至於古舟客棧,不過是歸寧灣的一小部分,但卻也是重要的部分。
漁民們經常要出海,雖然大家都有著豐富的經驗,但卻也抵不過海上的風雲變幻,因此海難時常發生。
而這古舟客棧的任務,便是脫離歸寧灣,到海上去救這些遇到海難之人,若想回家的,古舟客棧會送他們到岸上;若無家可歸,就可以到歸寧灣求得一隅安身立命之地。
那時,它不是去往極樂之地的交通工具,它沒有鶯歌燕舞,沒有燈紅酒綠,看起來很普通。
但它是海上的啟明星,是一座行走的燈塔,它照亮的,是在海上遇到危險之人的求生之路。
眼前的亡魂名叫含林,曾經也是替船主管理這古舟客棧的人員之一。
同樣,他也是被古舟客棧救下的人。
他也曾隻是岸邊的普通漁民,那一日出海,海上忽然掀起陣陣狂風,風卷起的海浪很高,一下便把他的船拍翻在海裏。
他抱著一塊木板苦苦掙紮,本以為會就此死去,但卻看到了一艘巨船衝破濃霧向自己駛來。
他本以為是死前的幻覺,直到一男子縱身飛入海裏,架著他又飛回船上。
當踩到船上那一刻,他才意識到這不是做夢,這是真的得救了。
而那個救了自己的男子便是船主。
之後,含林的父母便住到了歸寧灣,而含林則自願留在古舟客棧,以此來報答船主的救命之恩。
從那以後,他與其它的十幾個同樣受船主恩惠的人便留在古舟客棧替船主管理。
船主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在歸寧灣休息。
在古舟客棧的日子可以說是含林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大家在這,不問來處,不問歸途,每日的工作便是盯著巡音羅盤,救在海上遇到危險的人們。
當平安無事的時候,他們會與客棧裏的客人一同歡聚。
樓下的那個舞台最初在上麵表演的並非是舞姬,而是客人,或者他們這幾個管理人。
在歡聚之時,他們會抽簽,抽到的便在舞台上表演一出,或是吟詩,或是歌舞,若什麼都不會的,也會打幾個滾助興。
總之,大家在這好生快活。
所有人都是演員,所有人也都是看客,沒有誰比誰高一等,也沒有誰低於誰。
那樣的日子,倒像是真正的極樂之地。
然而從他們救回一個落水女子以後,一切就變了。
說到這,含林長歎一口氣,他透過窗戶,眼裏帶著傷感望向遠方,仿佛看到了過去之事一般。
那女子到來之時,起初,一切也算和睦,她能歌善舞,給古舟客棧帶來了很多的歡聲笑語。
可在靠近歸寧灣那天,真正的黑暗降臨了。
她上了船,朝天上扔出了煙花,她說那是從地上帶來之物,每逢節日大家都會放煙花來慶祝。
誰知,那煙花裏藏了信號,這一放引來了兩位魔神。
那時,船主與兩位魔神打了七天七夜。
為了護住歸寧灣上的人撤離,以一敵二的他硬是拖了七天。
其實,若不是為了護歸寧灣上的人,他完全可以逃走,當時為了讓船主安心逃走,很多人選擇了跳海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