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留住個性,不要丟失你自己
有多少人曾想過改變自己,以追逐想要的一切,到頭來才發現,自己做了一個邯鄲學步的壽陵少年,不僅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還丟了自己最初擁有的。那麼,當初為什麼就不能尊重自己的本性,做那個最真的自己?也許正是因為沒有徹悟。
活得真實一些
生活中,總有些人喜歡把自己偽裝起來,讓人見不到其真麵目,這種人其實活得很累。所以我們要做真實的自己,首先就要去掉偽裝,讓人見到你的本來麵目。
然而有些人可能習慣了戴著麵具生活,他們煞費苦心地掩蓋自己的某些不足和缺陷,或是將自己置身於一個虛幻的境界之中,這是非常無知和自卑的。這些人企圖以一個十全十美、無所不能的形象出現在別人麵前,以此來博得大家的愛戴和尊敬,殊不知,這樣做是徒勞無益的,到頭來反而還會使自己落到非常尷尬的境地。因為假的、虛的東西,總是非常短暫的,就像煙霧再濃密總會散去、彩虹再美總是短暫、海市蜃樓再壯觀總會消失一樣,虛偽就如同大雪覆蓋下的荒原,春天到來,冰雪融化,貧瘠、荒涼的麵貌就會暴露無遺。
曾看到這樣一個故事,很值得我們深思:
有一位女子,出身於一個平凡的家庭,做一份平凡的工作,嫁了一個平凡的丈夫,有一個平凡的家,總之,她十分平凡
。
忽然有一天,報紙大張旗鼓地招聘一名特型演員,演王妃。
她的一位好心朋友替她寄去一張應聘照片,沒想到,這個平凡女子從此開始了她的“王妃”生涯。
太艱難了,她閱讀了大量的關於王妃的書,她細心揣摩王妃的每一縷心事,她一再模仿著王妃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行……
不像,不像,這不像,那也不像!導演、攝影師無比挑剔,一次又一次讓她重來……
現在,平凡女子已能駕輕就熟地扮演“王妃”了,進入角色已無須費多少時間。但糟糕的是,現在她要想恢複到那個平凡的自己卻非常的困難,有時要整整折騰一個晚上。每天早晨醒來,她必須一再提醒自己“我是××”,以防止自己毫無理由地對人頤指氣使;在與善良的丈夫和活潑的女兒相處時,她必須一再地告訴自己“我是××”,以避免莫名其妙地對他們喜怒無常。
平凡女子深有感觸地對人說:“一個享受過優厚待遇和至高尊崇的人,恢複平凡實在太難了。”
說這話時,她仍然像個“王妃”。
所謂假作真時真亦假,許多人都是這樣被“戲裝”異化了,以至於曲終人散後,還卸不下妝來,也找不到自己。
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為了在別人麵前顯耀他的本事,而故意裝出一種全知全能的架勢;為了在別人麵前擺闊,而故意一擲千金。不知他們在瀟灑一通過後是否感受
到一種空虛、無聊。
人,活著不是裝給別人看的,不是為別人的觀念而活著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為什麼要讓別人肯定,自己心裏才會舒服呢?莫不如活得真實一些,也許我們身上穿的不是金縷玉衣,戴的不是翡翠玉石,但我們的內心深處,同樣可以擁有一種坦然,一種擺脫一切偽裝的自在。這就要我們活得真實一些,去麵對現實,麵對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隻有這樣,我們才會穩下心來,為自己的理想與生活去打拚;隻有這樣,才能展現出我們真正的實力;隻有這樣,我們的腰杆才能直直地挺起;隻有這樣,我們才不會在朋友麵前談到自己時,心裏發虛。
所以活得真實一些吧,活得真實一些,我們就能坦蕩無悔地走過此生。
任何時候,都不要輕視了自己
年齡一年比一年大,麵對的挑戰也會一天比一天多。這時候,每個人心裏多少都會有一些擔心,生怕自受不住考驗,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當自己麵臨挫敗的時候,很多人都會一臉茫然。其實這隻不過是一個成長的過程,是你從稚嫩走向成熟的轉變過程,在這種轉變中你必須學會自信,因為隻有足夠自信,你才能向世界證明自己的實力,才能告訴別人:“我是最優秀的。”
誠然,我們每天都要麵對這樣那樣的問題和挑戰,不論是工作上的還是生活上的。有的
人麵對這些事情時開始感到茫然與無助,而另有一些人卻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就感,這就是一種自信的表現。在這個充滿競爭的世界裏,想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在這場爭奪賽中取得成功,我們首先就要擁有十足的信心,相信自己通過努力一定可以成功,即便不是現在,但至少勝利的那一天也不會太遙遠。
等到我們老了,遙想自己20多歲的時候,也是心懷夢想的陽光少年,那份叛逆,那股闖勁兒至今還記憶猶新,然而當年齡一天天地大了,有棱有角的自己慢慢地在時間的磨礪下變得圓滑,那種曾經的自信似乎在不知不覺中消散了,有的人說:“我隻希望自己和家人都能夠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就好。”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平安應該怎樣保持?快樂又該怎樣保鮮?當我們心底的聲音越來越小,當我們將理想和自信送進墳墓,整個生活都將因此而黯淡下來,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呢?
很多人不成功,找起原因來總會有十條八條,其中“致命的”就一條:是你認為自己不行。比如說,領導派你去開展一項新業務,你第一句話就是:“我能行嗎?”當你對自己產生懷疑的時候,別人也就因此對你產生了懷疑。於是你越來越自卑,越來越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說穿了,這就是自己懷疑自己的弊端。一個人如
果往自己身上設置限製的話,這必將會成為成功的最大障礙之一。所以,如果你想要成功,那麼首先就要相信自己!
說到這裏忽然想起了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男孩子,從小在孤兒院裏長大。在他18歲生日那天,他對院長說:“我都長成大人了,還不知道親生父母是誰,像我這樣沒人要的孩子,活著真沒有意義。”院長說:“你以前可沒有這樣的想法啊,今天到底是怎麼了?”他回答道:“我馬上要走向社會了,忽然感到會有很多陌生的眼睛盯住我,他們會嘲笑我,看不起我,讓我不寒而栗。”院長想了想,說:“這樣吧,你先把你的想法放一放,明天先去幫我辦一件事,行嗎?”男孩點點頭同意了。
第二天院長就交給他一塊石頭,圓圓的石頭,看起來像一塊寶石。院長告訴他:“你拿著這塊石頭去集市,找個地方擺上,寫上售價10元。一定記住,不論別人出多少錢,你絕對不能‘真賣’。”男孩拿著石頭就去了菜市場,蹲在一個角落,很快就有人上來圍觀。有個人說:“哎,你這塊石頭賣嗎?”“賣。”“多少錢?”“10元。”可是人家真的要買的時候,男孩卻說:“不賣了。”人家說:“那我給你20元。”“20元也不賣。”“30元行不行?”“不行。”因為他答應院長了,誰出多少錢也不賣。
晚
上,男孩回到孤兒院。院長說:“明天不要去集市了,你換個地方到黃金市場試試,石頭標價50元。還是我那句話,別人出多少錢都不要賣。”結果呢,石頭擺了一個上午,沒人理睬。到了下午有人要買了,男孩又不賣,最後有人出價到100元錢,男孩說:“不行,價格還低,我不能賣。”他回去後跟院長說:“這麼一塊破石頭,人家已經出價不低了,你到底為啥不讓我賣呢?”院長笑了笑,說:“明天你帶著石頭到寶石店門前賣,標價100元。”男孩撓撓頭,心裏想這下子肯定無人問津了。
沒想到水漲船高,很快有人出價到200元、300元,到了傍晚竟然有人抬價到1000元了。男孩這時候想,賣了吧,能賣到這樣的高價,院長肯定會高興的。但是他剛剛要出手的時候,院長的囑咐又響在了耳邊,他不得不把這塊石頭又拿了回來。這個晚上院長對他語重心長地說:“為什麼不讓你賣掉呢?因為你從小沒有父母,你的命運就像這塊石頭一樣,心裏頭感覺冰涼冰涼的。但是,不要管別人是否看得起你,你隻要自己看得起自己,永遠不要把自己出賣,這樣你一輩子才會不停地升值。”
這個故事對於我們來說,還是很有教育意義的。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塊閃閃發光的寶石,隻不過自己總是不相信自己身上那
絢爛的光環。如果你能相信自己,那麼未來就是你的。其實,生活就是這樣,隻要你擁有自信,隻要你願意為心中的理想而執著,那麼沒有什麼事情是辦不到的,當然前提是,你要有實力。不管你是小有成績還是繼續在為理想而打拚,自信都將是你前進的動力和資本。從某種角度來說,隻有自信才能幫你證明自己的實力。
所以說,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要輕易看低自己,不要輕視了自己,因為在這世上每個人都很重要,都有存在的價值。
不為別的,就為自己而活
一個人活在別人的價值觀裏就會變得虛榮,因為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就會失去自我。每個人都應當為自己而活,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以及自我的珍惜。
所以說,人在一定程度上要為自己而活。是的,人為自己而活,不為上帝而活,更不能一味地為別人而活。我們的成功是我們親手創造的,別人的路不一定適合我們,所以不要盲目崇拜任何人。你是獨立的個體,不是任何人的附屬品,所以在你有限的時間裏,活出自己的人生,這才是成功。
有這樣一個故事,或許能夠讓你明白活著的價值:
珍妮正在彈鋼琴,7歲的兒子走了進來。他聽了一會兒說:“媽,你彈得不怎麼高明吧?”
不錯,是不怎麼高明。任何認真學琴的人聽到她的演奏都會這麼覺得,不過珍妮並不在乎。多
年來珍妮一直這樣不高明地彈著,彈得很高興。
珍妮也喜歡不高明地歌唱和不高明地繪畫。從前還自得其樂於不高明的縫紉,後來做久了終於做得不錯。珍妮在這些方麵的能力不強,但她不以為恥。因為她不願意活在別人的價值觀裏,她認為自己有一兩樣東西做得不錯。
“啊,你開始織毛衣了。”一位朋友對珍妮說,“讓我來教你用卷線織法和立體織法來織一件別致的開襟毛衣,織出12隻小鹿在襟前跳躍的圖案。我給女兒織過這樣一件毛衣,毛線是我自己染的。”珍妮心想,我為什麼要找這麼多麻煩?做這件事隻不過是為了使自己感到快樂,並不是要給別人看以取悅別人的。珍妮看著自己正在編織的黃色圍巾每星期加長5~6厘米時,還是自得其樂。
從珍妮的經曆中不難看出,她生活得很幸福,而這種幸福的獲得正在於,她做到了不是為了向他人證明自己是優秀的而有意識地去迎合別人的認可。改變自己一向堅持的立場去追求別人的認可並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這樣一條簡單的道理並非人人都能在內心接受它,並按照這個道理去生活。因為他們總是認為,那種成功者所享受到的幸福就在於他們得到了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的認可。
其實,獲得幸福的最有效方式就是不為別人而活,不讓別人的價值觀影響自己。通過和自
己緊緊相連,把你積極的自我形象當作你的顧問,通過這些,你就能得到更多的認可。
我們人生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裏,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隨自己的本心,隻有自己的本心才知道自己的真實想法。我們無法改變別人的看法,能改變的僅是我們自己。要想討好每個人是愚蠢的,也是沒有必要的。與其把精力花在一味地去討好別人,無時無刻地去順從別人,還不如把主要精力放在踏踏實實做人、兢兢業業做事上。
不要讓別人的話,打亂你的心
我們說人要有主見,並不是說要我行我素,剛愎自用,聽不進別人的意見,錯了也不接受批評。而是要堅持真理,堅持自我,不過多去理會外人的評價,“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有個笑話,說是有父子兩人,去集市上買了一頭驢,牽著回家。路上行人看見了,笑道:“這爺倆,有驢不騎偏要走路,真是笨到家了。”父子倆聽了覺得有理,於是父親騎上驢,兒子在下麵跟著。
“真是的,這當爹的也太狠心了,竟然讓一個小孩子走路,自己卻舒服地騎驢。”父親聽了趕忙下來,讓兒子騎驢,自己走路。走了一陣,又有人議論:“哪有這等不孝順的兒子,怎麼忍心讓自己上了年歲的老
爺子受累,真是不像話!”父親聽了又覺得這樣很不應該,但又怕人說閑話,於是兩個人都騎了上去。一頭驢馱兩個人,把驢累得直喘粗氣,有人看見了,說:“你們兩個再這樣下去,要把驢累死啊。”兩人又下來,這下可為難了,騎也不是,不騎也不是,一個人騎不是,兩人騎還不是。爺倆一合計,把驢的腿用繩子捆起來,找了根扁擔穿上繩子,兩人一前一後,把驢抬著走。不知道如何是好,幹脆就這樣抬著驢走吧。走到了一座獨木橋上,驢被捆得四蹄酸疼,實在受不了,掙紮起來。“撲通”一聲,兩個人連同驢子一起掉進了河裏……
這件事固然讓人覺得好笑,但笑過之後想一想,我們自己是不是也經常有被人誤導、不知所措、拿不定主意、隨風搖擺的時候呢?這其實很正常,再果斷的人都難免在一些事上躊躇不決。但若凡事沒有主見,人雲亦雲,就會失去自我,變成一個混在人堆裏的平庸之輩。
許多人在找工作的時候,總是被各種外來的意見所困擾,不知道該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