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而笑
——仰天狂笑,看似霸氣卻踏上了傷感極端之路
通常情況下,男人看起來情緒高昂,興高采烈,笑容滿麵,無憂無慮,好像沒有什麼讓他們憂愁、為難的事,似乎比很多人都要心情愉快很多。而且他們信心滿滿,總覺得自己能夠做成別人無法企及的偉大事業,常常為自己的宏圖大業開心不已,高聲大笑。這樣的笑容代表了內心的快樂,能夠給我們幸福嗎?不!也許一點小事,就會讓他們勃然大怒或者失聲痛哭。他們是身患躁狂症的人,而且常常呈雙向的表現,兼有抑鬱症。這樣的男人,無法給女人一個幸福快樂的家,一份穩定的感情。張偉平時總是看起來樂嗬嗬的,別人都覺得他無憂無慮,是個天生的樂天派。大家總看到他在跟不同的人聊天,手舞足蹈、眉飛色舞、心情愉快,好像一切順心、事事如意。而且他總有很多的想法,似乎不久後的某一天,他所預想的事情就都能變為現實。他想辦一個大農場、種很多鮮花、很多綠色蔬菜,桃紅李白,滿園春色,香氣馥鬱;他想辦一個遊樂場,讓孩子們都可以興高采烈地玩,讓成年人也能像孩子一樣開心無比……一會兒聽到他正在找合作夥伴,一會兒聽到他正在找風險投資,但都是有開頭沒結尾,大家也都聽得習以為常。覺得他就像一個沒長大的孩子,內心沒有愁事
,隻有夢想。
張偉找了一個可愛的女朋友,家裏人也都挺為他高興的,但沒過多久,張偉的女朋友忽然離開了,也沒有解釋。張偉有幾天看起來情緒低沉,不怎麼說話。但過了那幾天,張偉就跟什麼也沒有發生一樣,又是整天像個開心果似的了。
一天傍晚,張偉帶著他家的哈士奇狗歡歡從外麵遛彎兒回來,鄰居張大媽的孫子小江來看奶奶,騎來的自行車怕丟,就擱在樓梯邊上。張偉看到自行車在樓梯上,就高聲喊:“誰家的自行車?怎麼不擱車棚,放這兒多礙事啊!”
小江聽到喊叫聲,就開門出來,說:“張大哥,是我的車。我等會兒就走了,不礙誰的事的。”兩邊家裏的人都出來了,都說:“沒什麼事,回家吧。”沒想到,張偉勃然大怒,說:“怎麼不礙事啊?!我現在就看著它礙事!放這兒我給你扔下去!”年少氣盛的小江也被激怒了,說:“你敢!你給我扔一個試試看?!”沒想到,張偉抓起自行車,就朝下麵一個平台扔下去,自行車給摔得七零八落的。
大家看著情形不對,趕緊七手八腳把張偉送進了醫院,大夫說,張偉這是典型的躁狂症,兼有抑鬱症。早期不明顯,以後可能會越來越嚴重。看到這個故事,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躁狂症。
躁狂症是精神疾病的一種,症狀主要為三高:情緒高漲、思維高速、意誌活
動高強。
通常情況下,在沒有發病之前,他們給人的感覺是整天心情快樂、興高采烈、無憂無慮、笑容滿麵,仿佛沒有什麼讓他們感覺為難或者不高興的事。但他們的這種情緒有時候不穩定,容易被激惹,一點小事就會讓他們突然大怒或者傷感不已,但過不了很長時間,他們又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地談笑風生。
他們往往思維敏捷、語言流暢、語速快、反應速度快、出口成章、滔滔不絕。他們自己覺得自己變得很聰明,仿佛周圍人們也覺得如此,自我感覺良好。
他們精力充沛,整天忙碌,喜歡多管閑事,喜歡跟人交往,願意參加各種活動,讓人感覺百事忙。他們堅信自己是能夠幹大事的人,誌向遠大,對結局很樂觀。但往往沒有計劃,風聲大雨點小,虎頭蛇尾,沒有結果。
他們容易轉移注意力,對什麼都感興趣,對什麼都長久不了,愛誇誇其談,好大喜功,喜歡揮霍,容易衝動,行為輕率。性欲強烈,容易有異常性行為。
躁狂症很少單純發生,大多伴有抑鬱症,單純發作的極為少見,所以按照精神病國際分類法,將其列為雙向障礙的一種。
這種病大多在45歲一起發作,而且第一次發病往往在年輕的時候,發病比較急。遺傳因素有一定影響,失戀、失業等突然事件可能是誘因,但發病原因不是十分清楚。目前藥物能夠
抑製發作的概率,但無法根治。但如果害怕藥物的副作用而不治療,疾病的傷害要遠遠大於藥物的副作用。嚴重時患者可能患上人格障礙、焦慮障礙、藥物依賴、酒精依賴、毒品依賴,甚至可能會發生自殺或殺人的惡性事件。
所以,如果家人不幸染上了躁狂抑鬱症,我們必須給予他理解、支持、鼓勵、尊重、接納,幫助他積極治療,防止病情反複發作,而不能歧視、排斥他,幫助他建立一個輕鬆的環境,避免跟他發生嚴重衝突,避免讓他經受太多的精神刺激,避免讓他時常處於高度緊張狀態。
如果你是一個待字閨中的女人,如果你想找到一個心愛的人相伴終身,當你看到一個人狂躁的笑容,看到他狂躁之後極度傷感的表現,這樣的人無法給你一生的幸福,還是盡量遠離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