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而默
——不過多表達見解,隻想探聽對方隱私
有人東打聽西打聽,並不一定是一種關切的表現,這種行為,更多的目的在於過於關注別人的隱私,總想從中探聽到什麼秘密。據說人與生俱來的其中一種特點,是有窺探他人秘密的心理。周圍所有一切對於新生兒都是未知的,所以他們充滿好奇,喜歡去探知自己不了解的任何東西。成年後的人們依舊喜歡探聽別人的隱私,也是基於差不多的道理。甚至在明知道正麵打聽對方年齡、收入等個人隱私屬於不禮貌行為的情況下,有人會用“你屬什麼的?”或者“你哪年大學畢業的?”來借此推斷別人的年齡;用“你待遇怎麼樣?”或者“收入還滿意吧?”來探聽對方的工資收入。
被人詬病的狗仔隊和狗仔文化,自從從香港傳入內地,雖然被很多人所不齒,但依舊有很多人為此津津樂道,就是這種窺探欲望的典型表現;人們對比爾·克林頓和萊溫斯基的性醜聞的關注,就是人們對別人的隱私大感興趣的例證;而英國王妃戴安娜之死,就是人們瘋狂追求窺探名人隱私所造成的悲劇。
現實生活裏,人們不僅對名人的秘密感興趣,對身邊的人也充滿了打探的欲望,想方設法去探聽別人的事。武冰剛剛進了一家單位工作,住在一間四個人的寢室裏,他有兩個室友跟他挺友好,彼此都挺隨
和的,另有一個室友汪濤好像有些特殊。
因為武冰來了不久,就發現汪濤好像格外“熱心腸”。每當汪濤走過武冰的身後,總要假裝無意地看看武冰在看什麼書或者什麼網頁,有時候借故站在武冰的身後看著武冰跟他的朋友或者網友聊天,就連武冰接到朋友電話,都會發現汪濤好像格外凝神靜氣地留意聽著他在跟電話裏的人在說什麼,然後判斷電話那端的人是男是女。
每當這種時候,武冰恨不能在自己身邊掛一個簾子,把自己給“屏蔽”起來。他隻能用一副看似茫然不解的眼神看著汪濤,汪濤才會轉身走開。雖然武冰覺得自己的日子過得平平淡淡,也沒有什麼值得別人窺視的特別的隱私,但總被人窺探的這種感覺,讓他非常憤怒和不快,不得已,他去網上發帖求助,問怎麼對付討厭的室友。
最終,武冰按照網友的建議,在屏幕上做了一個很醒目的Flash,內容是一行五顏六色的字,上麵寫著:“我想殺死那些總是窺探我的人!”為什麼很多的人熱衷於探聽別人的隱私?
一、個人成長的需要
每個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有對自己身世和來曆的好奇,我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的?這是很多父母諱莫如深,而孩子苦思冥想想知道答案的問題。對孩子來說,一切都是未知而令人好奇的,越來越多的疑問和隱私形成一種令孩子急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