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以使大家心情鬆弛、思想活躍,尋找出解決難題的最佳方案。
實際上,許多真正的成功者,都是忙裏偷閑的行家裏手,都是心態健康平和的人。他們或者每天至少抽十幾分鍾空閑進行沉思或神遊,或者不時親近一下大自然,再不然就躲進洗澡間舒舒服服地泡上半個小時,讓自己放鬆下來。
一位醫生舉起手中的一杯水,然後問因勞累過度而住院的病人:“你認為這杯水有多重?”病人回答說大概50克左右。
醫生則說:“這杯水的重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鍾,一定覺得沒問題;拿一個小時,可能覺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得叫救護車了。”
其實這杯水的重量是一直未變的,但是你如果拿得越久,就覺得越沉重。這就像我們承擔的壓力一樣。如果我們一直把壓力放在身上,不管時間長短,到最後,我們都會覺得壓力越來越沉重而無法承擔。
“我們必須做的是,放下這杯水,休息一下後再拿起這杯水,如此我們才能夠拿得更久。”
美國哈佛大學校長來北京大學訪問時,曾經講了一段自己的親身經曆。有一年,校長向學校請了三個月的假,然後告訴自己的家人:“不要問我去什麼地方,不要管我生活得怎樣,我每個星期都會給家裏打個電話,報個平安。”
校長隻身一人,去了美國南部的農村,嚐試著過另
一種全新的生活。他完全拋棄了自己的身份,到農場去打工,去飯店刷盤子。在地裏做工時,背著老板吸支煙,或和自己的工友偷偷說幾句話。這些有趣的經曆,都讓他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愉悅。
到最後他在一家餐廳找到一份刷盤子的工作,幹了幾個小時後,老板把他叫來,跟他結賬:“沒用的老頭,你刷盤子太慢了。你被解雇了。”
“沒用的老頭”重新回到哈佛。回到自己熟悉的工作環境後,他覺著以往再熟悉不過的東西都變得新鮮有趣起來,工作成為一種全新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回到一種原始狀態以後,就如同兒童眼中的世界,一切都那麼有趣,也不自覺地清理了原來心中積攢多年的垃圾。他的做法可謂別具一格。
其實我們應當每天都安排好自我放鬆的時間。讓身心得到休息,一般30分鍾即可,如心情過度緊張,可酌情延長。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和愛人討論一下家務事,這種經常性的溝通不僅能增進夫婦感情,消除不必要的誤會,也可以及時發現問題並妥善解決。休閑時多看喜劇,聽聽音樂,保持心情愉快。工作未完之前,不要給自己一再加碼,因為工作超出自己能承擔的限度,最容易讓人心煩意亂。而適度的放鬆,工作起來才更輕鬆、更有成效。
生活中,沒見過一根繃得過緊的琴弦不易斷;沒見過一個日夜精神
高度緊張的人不易生病。因此不要把自己搞得心煩體倦,再忙也要給自己留點空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