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歲,與“時尚”相逢不晚(1 / 1)

第四章

四十歲男人,單身定是鑽石王老五

四十歲,如果你還單身,就應該把目光更多地投向生活、投給自己。四十歲單身男人的形象不應該是傳統、呆板,香水、美容、休閑、旅遊等時尚名詞同樣可以跟四十歲男人聯係在一起。四十歲後,如果你不希望與時代拉遠了距離,就不要拒絕時尚生活。

四十歲,與“時尚”相逢不晚

傳統印象中,那些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一身深色西裝,手拎皮包的中年人形象應該改變一下了,因為隨著時代的變化,時尚已經滲透到人們的吃穿住行各個領域,滲透到各個年齡層,四十歲男人也應該大膽顛覆傳統意識,勇敢地追求時尚。

什麼是時尚呢?時尚就是一股與傳統較勁的風,讓人琢磨不透。前兩年街上流行黃頭發,就連一些已過不惑之年的電視節目主持人也經不住誘惑,頭上的青絲像霜打了一樣,黃了那麼一撮;中年人不留胡子,年輕人蓄胡須、留大胡子是新潮;中年人穿花格子襯衫、大紅羊絨衫,青年人上下一身“玄色衣裳”是扮“酷”;男人留長發、後腦勺紮一把辮子,女孩兒剃平頭,光頭女歌星、女模特“閃亮登場”;使慣了筷子的手要笨拙地使用刀叉,吃了半輩子的燉牛肉,偏要改口啃半生不熟的得克薩斯牛排,不管胃口能不能消化得了。

時尚就像七月的天,說變就變,讓人無

所適從;時尚就像水性楊花的情人,剛才還向你秋波頻傳,轉瞬卻又移情別戀。當各種健身器材進入尋常百姓家方興未艾之時,忽又時興戶外鍛煉、假日郊遊走向大自然;當女人以苗條為時尚時,忽又見報刊上載文苗條有害健康,倡導“豐滿美”……

時尚瞬息萬變令人瞠目,時尚誘惑人又捉弄人,時尚討人喜歡又叫人無奈,時尚常以逐新獵奇為特征,結果反而“克隆”出沒有個性的一大群人。追逐時尚,迷戀時尚,四十歲的男人也不甘示弱。然而他們並不是對時尚已經理解參透,他們追求的不過是一種品位,一種灑脫,一種感覺。

如果你還認為時尚是女人的專利,那就說明你已經落伍了。

一位四十歲的先生表示,自己從不關心時尚,那都是給無聊的闊太太們準備的殺時間的道具。然而,沒過多久,他卻訂了份“時尚”雜誌,複製雜誌中模特的穿著,而且自己把愛車拉到汽車美容店扮了一回酷。可見他也走進了時尚的行列。

有錢能裝備時髦的外殼,卻買不來時尚的感覺。沒錢不能顯示雍容華貴,但個性化的裝扮源自品位,你一樣可以神采飛揚,充滿現代時尚氣息。

許多人表示不關心時尚,但怎麼也不會穿著長袍馬褂去上班,那樣的話即使在街上逛也需要無比的勇氣。時尚不僅是一種氛圍,也已成為這個時代一種強大的物

質和精神力量。它用無聲的語言誘惑著男人們,引導著潮流。我們可以不看時尚類的報紙和雜誌,而對“生活”這一最生動、最全麵的時尚版本,誰都無法閉目塞聽。

時尚是一種氣勢,永遠有一種力量。時尚是一點點心思,有時是可愛的小情調。於是,現代男人們離不開的也越來越多:西裝、領帶、香煙、打火機、美酒、口香糖、剃須刀、牛仔褲、運動鞋,還有手機、信用卡,甚至時尚雜誌與足球……

這些東西都成了四十歲男人的時尚標簽。

其實,每一個時代,男人總是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時尚標簽。不相信的話,你可以去翻翻父輩們的相簿。那些梳著油光水滑的小分頭,穿著中山裝,戴著眼鏡,腕上還戴一塊手表的男士照片,大多攝於20世紀50年代,大概是當時最時髦的男士形象。

20世紀70年代末,有一類男人的標簽是:長發、花格襯衫、喇叭褲,標明自己有點叛逆,有的還不時哼舞曲,顯出家裏至少有一台四個喇叭的收錄機,說不定還有點海外關係,可能會出國去繼承一大筆財產。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男人們更是往自己身上大貼標簽:西裝、老板褲、BP機、大哥大……其中,最能唬得住人的標簽大概就是“總經理”的頭銜了。雖然那年頭,一塊石頭砸著了十個人,其中九個都是總經理,但男

人們仍樂此不疲,興致勃勃。“總經理”便是他們騎著的一匹高頭大馬,馱著他們駛向理想中的王國,駛向事業的巔峰。

如今,男人的時尚標簽又在悄悄地變化著:名牌轎車、便攜式電腦、流利的英語、碩士博士的文憑……

當然,一個不喜歡駿馬、寶劍的男人,一個不希望擁有名牌轎車、社會地位的男人,不會是一個有進取心的好男人。但是,如果一個男人隻注重修飾,隻注重把標簽做得更好,而忘記了自己的內涵、修養,那就是“繡花枕頭”了。一個真正內功深厚的四十歲男人,哪怕沒有標簽,也會因其固有的品性之芬芳雅潔引來仰慕者。

總之,四十歲男人不僅要具有豐富的內涵,還需有時尚外表,這才是一個成熟、成功男人應有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