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從服飾和儀表上得來的,因為穿著服飾往往可以表現一個人的身份和個性。畢竟,要對方了解你的內在美,需要長久的過程,隻有儀表能一目了然。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勸告:不要以貌取人。但是經驗告訴我們,人們很難不以貌取人。從人的審美眼光出發,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們對美的認識,很多時候是從第一印象中產生的,而人的外在形象恰好承載了這一任務。
美國的心理學者雷諾·畢克曼做了以下有趣的實驗。
在紐約機場和中央火車站的電話亭裏,在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的地方,放了一角錢,等到有人進入電話亭,約2分鍾後便敲門說:“對不起,我在這裏放了一角錢,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到?”結果退還硬幣的比率,詢問者服裝整齊時占77%,而詢問者衣服較寒酸時則占38%。
進入電話亭裏的人在被服裝整齊的人詢問時,可能會察覺服裝整齊的人可能跟自己說了很重要的話;而
麵對衣著寒酸的人,因為在不想接觸的念頭下,不想去理會對方的問題,所以根本沒有聽清楚他說的話,就開口回答“不”,企圖趕走對方。
一位美國社會學家也做了類似的一個實驗:一名實驗者被安插進“紐約城公司”總部,他穿著一雙黑色的、飾有大白鞋扣、鞋跟磨壞的皮鞋,一件俗麗的青綠色上衣和一條印花棉布領帶。到了總部之後,這名實驗者先讓前50名秘書把他的公文箱取回來,結果這50名秘書中隻有12人聽從了他的吩咐。在後來的實驗中,他穿上了華貴的藍上衣、白襯衫,係著一條圓點絲質領帶,腳上穿著一雙高檔皮鞋,發型整齊。在後麵的50個秘書中,有42個人提供了他要求的服務。
英國一位心髒病醫學專家認為,整潔的外觀和幹淨利落的外表對心髒外科醫師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你可稱其為虛榮,但是我認為,那卻是有關自尊心的問題。”他說道,“我認為,如果我打算給我的病人診視,告訴他們如何料理他們自己,而在與他們談話時,他們看到我身體短粗肥胖,嘴角銜著根香煙,他們肯定會對我失去信任……沒有誰想讓一位作風邋遢、不修邊幅的外科醫生給自己做手術。”
對新入職的推銷人員來說,他們可進行的最行之有效的投資之一,就是給自己買兩件值錢的衣服。這兩件衣服的價格
要超過一小衣櫥式樣、風格平平的二流服裝。如果預算吃緊,寧可買下這兩身衣服,在每周的工作中交替來穿,也不去多買幾身廉價服裝,因為它們不利於建立你所希望的那種形象。
形象是一個人儀表、氣質、性格、內心世界的綜合反映,人們通常是通過你的外在形象去了解你這個人的。因此,四十歲男人要重視對自己形象的包裝修飾,這樣你才能讓自己出彩,在眾人當中,如鶴立雞群般顯現自己。